第559章 如鯁在喉(第2/2頁)

柳乘風和朱佑樘這一刻都沒有做聲了,兩人的目光不由觸碰到了一起,無論是誰,都可以看到對方的謹慎之色。

只是流言……

若當真只是流言,那麽至少證明了三件事。

其一,宮裏隱藏著的這個人非常聰明,做任何事都不會露出任何蛛絲馬跡。其二,此人洞察人心,對宮裏的大小太監都十分了解,他既知道鄭秋好酒,也知道周琛這守庫太監心裏懷著極度的不滿,因此,他會給他有機可乘的機會。其三,這個人若是能了解周琛的心思倒也罷了,卻能知道鄭秋的喜好,要知道,宮裏是有規矩,太監是不許隨意飲酒的,像鄭秋這樣的人雖然有酒癮,必定不會輕易示之以人,所以能知道鄭秋這種事的人,在宮裏必定會有一定的地位,至少會和鄭秋有些交情。

此人……很不好對付……

朱佑樘深吸了口氣,眯著眼兒,良久才道:“將這鄭秋帶下去,再細細審問,看看他所說的到底是不是實話,若是實話,革了他的隨堂太監,發配去孝陵吧。”

……

朝殿裏頭。

大臣們已經議論紛紛,原本早朝就推後了半個時辰,原本以為皇上也該到了,誰知道宮裏又來了旨意,繼續推後半個時辰。

這是弘治朝前所未有的現象,一些大臣已經開始非議起來,從前不管什麽時候,皇上總是風雨無阻的來上朝,可是今個兒是怎麽回事?

對大臣們來說,這可是很嚴重的問題了,任何事都要防微杜漸,今個兒皇上可以推後,明個兒還要推後怎麽辦?那些不上朝的皇帝,哪一個不是如此,剛剛繼位的時候都還算勤勉,可是漸漸的,也就懶惰起來。如那唐玄宗,一開始還是奮發有為,可是後來卻成了十足的昏君,這皇上可莫要重蹈了唐玄宗的覆轍為好。

眾人正議論紛紛,幾個內閣大臣也不好說什麽,其實大家都有點兒心急,不知宮裏到底發生了什麽,李東陽倒還算冷靜,不過心裏已經翻起了驚濤駭浪,其實他早就注意到,昨個兒入宮賀壽的那些達官貴人還有女眷,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從宮裏出來,這即是說,昨天夜裏,這些人就在宮裏過夜,這可是國朝自太祖以來前所未有的事兒,是什麽事,導致了這個變故?

而且入宮的時候,李東陽明顯的感覺到,宮裏的防禁比之從前森嚴了幾分,尤其是內宮,更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派緊張的氣象。再結合這皇上到現在還沒見蹤影,李東陽心裏不禁打了個突突,莫不是……

這個念頭只是存在他的心底,可是李東陽卻不敢說出來,其實不只是李東陽,也有一些大臣看出了點兒端倪,一個個顯得焦躁不安。

又等了幾柱香,李東陽終於耐不住了,走到丹犀之下,喚來一個在這兒候著的太監,將他拉到一邊,低聲問:“昨夜宮裏可是出了事嗎?皇後壽宴如何?”

這公公卻是一副忌諱莫深的模樣,連忙搖頭道:“這個……奴婢不知。”

內宮裏的隱事是最忌人打聽的,這公公也不是傻子,這種事兒說出去,若是追究起來,李學士自然沒事,可是他這一個小宦官卻得吃不了兜著走。

李東陽不由皺眉,卻也是無可奈何,只得揮退了這公公,倒是劉健慢慢踱步過來,低聲道:“公公怎麽說?”

李東陽嘆了口氣,道:“言辭閃爍,怕是真的出事了,只是不知到底出的是什麽事,但願陛下龍體安好才是。”

劉健這時候也壓住了他的火爆脾氣,不由道:“東宮那邊沒有動靜,也不見有旨意往東宮那邊去,想必陛下那邊應當沒有出什麽事情,不過瞧這個樣子,內宮裏肯定有變故,不如這樣,你我一道請旨入宮覲見皇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