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朱門酒肉臭(第2/2頁)

中華不比其他地方,在其他國家,極少有大一統的王朝出現,各國分裂,相互攻伐,與戰國並沒有什麽分別,戰爭頻繁,再加上醫術的落後,使得相當多的地方的人的平均年齡不過三十歲,也即是說,大多數地方的人還沒活到三十就已經死了,生了三個兒子未必能有一個活下來,就算活下來,多半也會在戰爭中死亡,因此,在同一時期,各國的人口都沒有太大的增長。

而在中土卻是完全不同,一旦大一統的局面出現,整個王朝就會迅速繁榮,肥沃的土地,相對完善的醫療體系和良好的衛生習慣,這就導致人口開始大規模的繁衍,而人口的規模也絕對是空前的。

在這種盛世環境之下,人口無休止的增長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對糧食和土地具有極大的依賴,歷代王朝若是鼓勵經商,後果確實是極為嚴重的,這也是聚寶樓的最大漏洞。

柳乘風深吸了口氣,他當然清楚,相對於一個聚寶樓,朱佑樘更在意的明顯是江山社稷,若是因為一個聚寶樓,而妨礙到了天下的穩固,以朱佑樘的性子定會選擇壯士斷腕。

眾多的人口既是一個優勢,同時也是極大的負擔,朱佑樘現在的心思明顯地動搖了,撤銷聚寶樓,他未必舍得。可是放任自流,又怕引發糧荒,這時候若是柳乘風不給他一些信心,只怕聚寶樓要危險了。

柳乘風心裏苦笑,其實在聚寶樓建立的最初,他就想到了這個可能,在這個古老的王朝玩重商主義實在有點兒像是在玩火,可是他也知道,有些事自己非做不可,任何一項國策都會有無數的艱難險阻,若是這般放棄,不但損害了他的根本利益,也放棄掉了這個王朝最後的希望。

柳乘風正色道:“王侍郎雖然說得很有道理,可是微臣以為,這奏書中的關鍵卻是大錯特錯了,大明朝的糧荒自來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土地多寡的問題,微臣鬥膽一言,在坊間有一句俗語,就怕皇上聽了不喜。”

朱佑樘專心地道:“你說便是。”

柳乘風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話,是微臣在廉州的時候聽來的。”

其實這句民謠,說的是土地兼並的事,那些大地主和權貴們家中的谷倉堆積如山,可是在他們金碧輝煌的府邸之外卻是衣衫襤褸,既沒有土地耕種,失去了生計的流民,此時自然沒有明末時期矛盾那般尖銳,可是柳乘風說出這麽一句話來,也實在是大膽至極。

要知道,柳乘風所說的朱門,不但影射的是各地的藩王,還包括了鄉紳的階層,而鄉紳階層說的再難聽些就是大地主,這些大地主的背後卻是整個文官系統,可以說,朝中的所有的官員都是地主中的一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鰲雖然談及到了糧食問題,卻規避掉了田地不均的問題,其實天下並不是缺糧,就是在糧食減產很嚴重的情況之下,整個大明朝的糧食只要合理分配,也不至於會到萬劫不復的地步,真正的原因是土地兼並,是藩王和大地主們無節制的兼並土地。

朱佑樘頓時變色,雖是一句民謠,可是他也知道柳乘風要說什麽。

柳乘風看了朱佑樘一眼,隨即淡淡地道:“陛下,天下人都說,農人們都不去耕作,反而去從事工商,這是本末倒置。可是微臣卻以為聚寶樓反而能緩解眼下糧食的問題,陛下可願聽臣一言嗎?”

朱佑樘的臉色很不好看,柳乘風這個家夥,莫不是想鬧個王莽新政吧?這家夥腦子少了一根筋,說不準還真說得出口。站在朱佑樘的立場上看,他是絕不可能學習王莽的,理由很簡單,大明的基礎就是鄉紳,弄出個土地新政出來,那麽這天下的官員和地主首先就要反對他這個皇帝了,朱佑樘熟讀經史,當然知道王莽新政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他也知道,王莽之所以失敗,最大的原因也就是這個新政,去破壞自己統治基礎的利益,自然會激起天下所有豪強和官員的反對,最後的結果,就是社稷傾覆,江山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