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龍顏之怒向誰來(第2/2頁)

他想了想,隨即也抖擻起精神,振作起來。劉健年紀確實是大了,幾十年的宦海讓他身心疲憊,可是當今皇上對他知遇之恩,他一直銘記在心,現在卻到了君臣相疑的地步,若是連他自己都亂了方寸,那他就真的只能蒙冤致仕了,致仕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在皇上面前成了搬弄是非的小人。所以他得打起精神,無論如何也要撐下去。

李東陽頜首點頭,道:“這個人,我知道一些,此人是成化年間中的榜,原本定下的是二甲第三,卻不知怎的,因為文章做得太過鋒利,為先帝不喜,因此只賜了個同進士出身,此後先是在兵部觀政,又在南京呆了幾年,郁郁不得志,當今皇上繼位之後,倒是想起了他,把他招來了京師,不過劉公想必也知道,皇上繼位以來,雖然提拔了不少成化年不得志的官員,可是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蔡昌雖然到了京師,卻一直在禮部值堂到了至今。”

劉健道:“他和寧王可有什麽關系?”

“這個卻是不得而知,只怕要查了才知道。”

劉健道:“那就挖根見底地查。”

李東陽道:“劉公放心,待會兒就去下條子。”

劉健嘆了口氣,再沒有說什麽,其實查不查,都讓他有些心灰意冷,就算查,只怕也查不出什麽實證出來,就算明知是寧王在暗中搗鬼,又能如何?人家這一條連環妙計都是妙到了極點,沒有實證,難道要他親自去向皇上說明?這種事又怎麽能分辨個清楚,只怕說得越多,反而更令皇上生出反感。

李東陽見劉健一副郁郁不樂的樣子,道:“劉公,眼下是非常時刻,寧王素有異志,這一次卻突然有此動作,只怕圖謀不小,越是如此,為了江山社稷,報效皇上知遇之恩,劉公就越是不能遂了寧王的心願。”

劉健道:“只是現如今,老夫辯無可辯,實在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走了。”

李東陽想了想,道:“這個容易,內閣的事仍舊按部就班地來,南昌府的賑災,雖說皇上沒有再議什麽,可是內閣卻不能把這件事耽誤了,劉公若是能出面主持賑濟,再擬出一條具體的章程送進宮裏去,至少可以暫時先穩住宮中……”

李東陽的辦法無疑是最好的,因為現在就算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也已經遲了,這麽多的巧合湊在一起,已經讓皇上處在氣頭上,這個時候去澄清,在沒有任何鐵證的情況下,只會適得其反,既然如此,那索性暫時先不要澄清,仍舊做自己的事,朝廷的事不能因為今日的風波而耽誤,陛下要賑災,內閣也得想陛下所想,無論如何也得把這災情緩解下去,至少不會火上澆油,等到皇上氣消了,還有洗清自己的機會。

劉健點點頭,道:“你說的沒有錯,我們不能亂了陣腳,越是這個時候,就更該鎮定自若。”他隨即冷冷一笑,道:“寧王打的好算盤,想扳倒老夫,沒這般容易,老夫斷不會讓他得逞。”

二人商議了片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梳理了一遍,此時整個大殿裏,所有的大臣都如潮水一般退去,劉健和李東陽二人便一起出殿,在大殿的外頭,謝遷正在檐下與兵部尚書劉大夏說話,見二人出來,便舍了劉大夏,快步過來,怒氣沖沖地道:“劉公、李公,只怕我們中了圈套了。”

劉健籲了口氣,心裏苦笑,這謝遷還真有點兒馬後炮的味道,到了如今,若是再不能醒悟被人耍弄那就真的是蠢的無可救藥了。

劉健道:“不必多言了,越是這個時候,內閣的陣腳就越不能亂,現在寧王突然有了動作,想要扳倒老夫,想必他一定有什麽圖謀,內閣絕不能讓他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