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藩王之怒(第2/2頁)

靖江王所說的朝廷,其實是宮裏,宮裏偏向哪一邊才是最重要的。

趙先生沉吟片刻,道:“王爺,學生以為王爺只有三成的勝算。”

三成?

靖江王的臉色更差了。

趙先生道:“這個萬戶侯別看爵位不高,可是畢竟開了外姓就藩的先河,若是沒有宮裏信重,沒有聖眷,豈能就封?所以以學生看來,此人正是因為有宮裏撐腰,所以才如此膽大包天,這官司當真打起來,王爺未必有什麽勝算。”

靖江王吸了口氣,冷聲道:“這大明是姓朱的,堂堂藩王被一個小小的千戶所欺,難道皇上還會偏袒外人不成?”

趙先生卻是心裏苦笑,天下是姓朱的沒有錯,可是靖江王府和宮裏的親情早就淡薄如紙了,靠這點兒親緣就能左右宮中的想法?簡直是癡人說夢。

趙先生猶豫片刻,隨即道:“王爺息怒,其實要討回公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單單一個王爺未必能將他萬戶侯怎麽樣,可若是十個二十個藩王呢?萬戶侯做的事實在太過份了,藩王的田莊也敢襲擊,宗室子弟也敢隨意拿去治罪,王爺想想看,若是其他藩王聽了,會怎麽想?今日萬戶侯可以開這個先例,那將來就會有趙乘風、王乘風效仿,王爺要報仇雪恥,得在這上頭做點兒文章,鼓動一下,讓各省的藩王同仇敵愾。學生聽說寧王與那個萬戶侯很早之前就已經交惡,雙方勢同水火,而寧王在藩王之中素有威望,若是王爺一面上書向朝廷喊冤,一面去信寧王,請寧王出面,到時候各省藩王一擁而上,到了這個時候,一個萬戶侯就是有天大的聖眷,宮中對他再如何包庇,又能如何?朝廷為了安撫藩王,勢必會拿柳乘風開刀,以儆效尤。”

靖江王陷入深思狀,被趙先生這麽提醒,也醒悟了一些,自己的力量未必夠,倒不如慫恿著大家一起造勢,到時候宮裏就不得不好好地考量一下了。只是那些同姓的藩王真的肯為自己出頭?猶豫再三,靖江王有了幾分把握,畢竟大家都姓朱,靖江王府落到這步田地,難免會讓人兔死狐悲,而正如趙先生所說,寧王與萬戶侯關系緊張,寧王在藩王中很有威望,若是他能出面,這事兒就成了一半。

想到這裏,靖江王便拿定了主意,正色道:“好,一切就依趙先生的法子去辦。”

趙先生笑了笑,隨即道:“眼下最緊要的是另外一件事。王爺,廉州的田莊算是血本無歸了,原以為朱善在那邊能為王府的府庫增加點歲入,可是現在卻被那個萬戶侯強征了這麽多錢糧去,學生算了算,今年王府的錢糧只怕要入不敷出,得要勒緊褲腰帶了。”

正如趙先生所說,原本王府在那邊好歹有一些田地,多少也能有些進項,可是現在掛名了這麽多土地,也就是說,十七萬畝良田的糧賦全部由王府繳納,想不繳納都不行,人家自己已經去開倉了,這麽算下來,掛了這麽多田地的名兒非但沒有為王府撈到好處,反而吃了大虧,不但沒有進項,還狠狠地貼了一大筆銀錢進去。

王府的支用本就緊張,尤其是這幾年人口越來越多,這麽多張嘴,想節省,卻也找不到節省的地方,如這趙先生所說,若是沒有進項,難道讓靖江王府去吃西北風?

靖江王的臉色顯得很不好,良久才道:“廉州田莊的錢糧都被那個該死的萬戶侯劫了,既然他們說是繳納的錢糧,那就算繳納上去的錢糧,羊毛總歸要出在羊身上,總不能平白讓王府給下頭那些鄉紳納糧,這些錢還得從那些鄉紳的手裏收回來,你下去安排一下,把所有人都知會一聲,這錢,一個子兒也不能少。”

趙先生想了想,心裏覺得有些不妥,可是王府的狀況似乎也只有這麽辦才是最好的辦法,鄉紳們掛了王府的名,本來是要避稅的,可是現在這稅避不了,人家已經直接從王府這邊‘拿’走了稅賦,總不能讓王府貼錢給這些鄉紳,這錢,總歸要收回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