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如日中天(第2/2頁)

若說做生意,柳乘風確實是一把好手,每隔一段時日,總能有些突發奇想。

不過這些主意,沒有朱佑樘的支持卻是不成的,畢竟是走出大明,若是不借用朝廷的影響力,去了外頭,只怕連骨頭都會被人啃個一幹二凈。現在柳乘風的主意只能打在藩國頭上,這就等於利用聚寶樓向藩國的商賈征稅。

為了說動朱佑樘,柳乘風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最後拋出了殺手鐧,道:“陛下想想看,聚寶樓加入會員的商賈越多,才會越有利,以微臣的估計,大明朝能加入會員的商賈,大致也就在十萬上下,可要是加上番外,若是努力經營,足以突破十萬以上,甚至十五萬的會員,就算聚寶樓不增添其他的業務,單這每月的盈利,只怕要在兩百萬兩銀子以上,而一旦聚寶樓推廣開去,那聚寶錢莊的業務也將隨之拓展,陛下可以想象,將來天下所有的商人,無論是明人還是朝鮮人、倭人亦或者是安南人,都將拿著聚寶樓的銀票與人交易,大明的錢鈔將通行天下。”

朱佑樘聽了不禁動容,他當然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系,不禁道:“這件事,朕會與戶部商議一下,凡事不要操之過急,要徐徐圖之,不過你的這個想法確實很不錯。”

朱佑樘被每年近兩千萬兩白銀的盈利震撼住了,柳乘風既然說得如此肯定,依著朱佑樘對柳乘風的了解,這個家夥從來不會把話說滿,他說一個月盈利兩百萬兩銀子,那這個數字只會多不會少,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朱佑樘的理解範疇,太多了……多得有些不像話,一年的盈利已經接近朝廷十年的歲入,也就是說,他辛辛苦苦操勞了十年,還沒有聚寶樓一年掙得多。

柳乘風卻知道,所謂的農稅豈能和聚寶樓的隱性商稅相比?聚寶樓的出現定然會加快貨物的流通,導致物價略微下降,甚至會打破不少地方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尋常的農戶織一匹布要花費半個月的時間,材料費用也是不菲,可是貨物的加快流通,導致工坊的增加,而工坊的增加,就會出現大規模的生產,大規模的生產就需要大量的人工,薄利多銷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一些還算富裕的農戶只怕寧肯去買現成的布匹,也不願意浪費這人工在家織布自給了。畢竟有這人力,還不如去絲紡做工,有這做工的工錢,什麽布匹買不到?

消費的產生,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商人,也會出現不少的巨富,柳乘風現在要琢磨的是,怎麽賺巨富的銀子,只要各項的業務慢慢地鋪展開,莫說是一年兩千萬兩白銀,就是五千萬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有些話,他當然不能說得太滿,否則將來若是沒有達到預期,肯定會讓皇上失望,更何況兩千萬兩銀子的利潤已經足夠朱佑樘喜笑顏開了。

柳乘風道:“陛下說得對,凡事不能操之過急,聚寶樓暫時從大明開始做,慢慢再擴張出去,不過陛下既然首肯,微臣是不是該先培訓一些人手,尋一些精通藩國語言的通譯,努力培訓一下,將來也省得臨時抱佛腳?”

朱佑樘道:“未雨綢繆,這是好事,可以先籌備一下,朕也會盡量給予你方便。”

朱佑樘看了柳乘風一眼,只覺得柳乘風就像是一座金山,越看越是可愛,隨即又想到柳乘風即將要去廉州,心裏又有些不舍,這個家夥如此體察聖意,這一趟去廉州只怕要吃不少的苦了,那裏又是危險重重,若是出了閃失,聚寶樓還靠誰來打理?太子又靠誰來引導?更不必提明教余孽了。

朱佑樘淡淡地道:“聚寶樓的事,你暫時放一放,權且是代朕去廉州走走看看吧,朕打算抽調出一隊禁衛隨你一道去廉州,這途中也好有個照應。”他撫著案牘,似乎在琢磨派什麽人去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