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為君分憂(第2/2頁)

而且亂黨的目標,居然是漕糧,這漕糧是什麽?這是朝廷的命根子,沒了它,是要出大事的。

而柳乘風在捷報中寫著,自己拿著密旨,四處調動軍馬,趁著這些亂黨起事,一舉破城,殺敵兩千余人,斬殺賊首黃震人等。

這些消息,實在讓人覺得難以接受,劉健只是粗略的看了幾眼,連忙將奏書合上,正色的對劉大夏問:“黃震這個人如何?”

黃震這個北通州兵備道按察使算是兵部的直轄官員,經常是要出入京師與兵部打交道的,所以劉大夏倒是對黃震有些印象,他沉吟良久,道:“此人為人還算穩重,兵部上下皆以為能。”

這個評價算是很高的了,這也難怪,北通州一直沒有出什麽亂子,黃震在北通州的兵備道任上,一直中規中矩,從來沒有過什麽過份的事,莫說是兵部,連京察時都沒人挑出他的毛病。

劉健臉色陰沉的點了點頭,卻是沒有說話。

劉大夏見他這個樣子,不由道:“怎麽,劉公為何問起此人?”

劉健淡淡道:“黃震造反了。”

“啊……”不只是劉健,劉大夏此時也是嚇了一大跳,造反……兵備道按察使,這可是三品大員,而且這黃震年紀並不大,前程似錦,至少也能做個侍郎的,就這麽一個人,居然會造反,劉健不說,劉大夏只怕連想都不敢想,現在就算劉健說出來,劉大夏也有點兒半信半疑。

劉大夏見過黃震幾次,對黃震的印象一直不錯,無論如何也不能將黃震與亂黨勾連起來。

劉健道:“這事兒,倒也未必確有其事,可是柳乘風卻是明白無誤的說這黃震與亂黨有關系,現在且不論這個,你我立即入宮,先見了陛下再說。”

……

這幾日京師的天氣總是陰沉沉的,再加上前日下了一場雨,讓這紫禁城變得濕漉漉的,偶爾有幾處地方,居然還積了水,不過弘治朝就是這樣,皇上節儉,不肯花錢修葺一下,下頭的人也不敢去提,因此一場雨之後,這巍峨的紫禁城,就顯得有點兒黯然無光了。

朱佑樘的心情和這陰郁的天氣一樣,變化無常,這一場春雨,下的倒是及時,朱佑樘趁機下了勸農令,接著又去地壇告了天地,隨即又開始忙碌起來,他繼位以來,就定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但凡到了農桑時節,給得的父母官都要按時將勸農桑的一些消息報上來,下面的官員自然投其所好,推陳出新,弄出了不少勸農的辦法,對這些奏書,朱佑樘看的很是認真,在他看來,朝廷能不能穩定,府庫能不能豐盈,最緊要的一點就是農桑,這事兒得抓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一年之計在於春,若是這個時候有什麽疏忽,今年就別想過好年了。

偶爾的時候,北通州的消息他也會過問一下,不過漸漸的,那兒的事還是淡出了他的視野,畢竟他雖然擔心,可是眼下還有許多重要的事要做,此時忙昏了頭,居然忘了北通州那邊還有個不安的因素。

清早的時候,他已經和三個閣老通過氣,正準備讓戶部派出一些官員,前往各地巡檢一下,了解一些農事,可是過了片刻,外頭有人來報,說是劉健又來了,而且這一次同來的還有兵部尚書。

朱佑樘不禁有點兒不解,按理說,該交代的事他已經向劉健交代了,這時候再來,莫非是為了農事?可要是為了農事,那劉大夏來湊什麽熱鬧,不禁劉大夏是兵部尚書,跟農事一點兒也不沾邊,總不能要和自家討論各地衛所農耕事宜吧。衛所雖然也有土地,不過朝廷並不向他們征收稅賦,所以衛所的農田朝廷一向不太關注的,朱佑樘便認為,肯定是出事了。

想到這裏,一個念頭在朱佑樘的腦海中劃過——北通州,莫非是北通州出事了。

朱佑樘的臉色,霎時變得有點兒不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