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案中有案(第2/3頁)

柳乘風的目光,最後落在了趙氏身上,慢吞吞的道:“少夫人,請出來吧。”

趙氏的俏臉上,明顯閃掠過一絲驚愕,隨即她款款站出來,朝柳乘風盈盈福了福身子,弱不禁風的道:“大人……”

柳乘風這時候對她已經沒有了先前的客氣,他的一對眼睛死死的盯住趙氏,良久之後,才慢悠悠的道:“趙夫人和楊先生的奸情,是不是也該大白天下了。”

趙氏的臉色霎時變得蒼白起來。

幾乎所有人都不由震驚起來,原以為楊清只是和王夫人有奸情,誰知道楊清居然和趙氏……

事情的原委,其實很簡單,趙氏自從跟了鄭勝之後,便飽受這王夫人的欺淩,趙氏懷恨在心,卻一直隱忍不發,她漸漸發覺,楊清與王夫人因為是同鄉,所以關系很近,因此她便借機接近楊清,楊清本是風流倜儻的秀才,而這趙氏又生的美貌,一來二去,二人便有了情愫。

那是兩個月前,鄭勝和楊清無意間提起府城裏高官被刺的事件,趙氏突然心裏生出一計,便慫恿楊清與王夫人苟合,之後慫恿王夫人殺死鄭勝,如此一來,這鄭家的財富,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楊清和王夫人的手裏,到了那時候,楊清再趁機搶奪王夫人的家產,二人帶著這資財遠走高飛。

這個計劃對趙氏的好處在於,鄭勝確實太老了,哪裏能和風流倜儻的王夫人相比,而且二人私通,早晚要被發覺,與其如此,倒不如先發制人。另一方面,趙氏深恨王夫人,讓楊清先與這王夫人苟合,再奪走王夫人的一切,這對趙氏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於是,楊清依計行事,果然勾搭上了王夫人,這王夫人被鄭勝冷落,眼看年華老去,心中又有不甘,再加上這楊清對她眉來眼去,一下子令她身陷進去,再之後,趙氏讓楊清送王夫人一個香囊,這香囊乃是楊清時常佩戴之物,連鄭縣令也曾見過,如此……再令王夫人自亂陣腳,疑心這私情早晚要被鄭勝發覺,最後讓這王夫人下定決心。

先殺死鄭勝,再謀奪王夫人的財產,最後遠走他鄉,鄭勝死了,王夫人沒了依靠,沒了資財,連情郎也沒了,這樣的打擊,一定不是這樣的女人能夠承受。

若說鄭勝是蟬,那麽王夫人就是螳螂,而螳螂的背後,則是鄭勝和趙氏。

柳乘風之所以疑心到這趙氏頭上,是因為趙氏突然跑來說鄭勝查出亂黨的關系,她這麽做,自然是想將柳乘風誤導,令柳乘風將注意力又轉移到亂黨頭上。

只是她這麽做,非但沒有救回楊清,反而把自己搭了進去。

柳乘風開始懷疑到了她的身上,柳乘風一直覺得,這個趙氏不是簡單的人物,因此多了幾分留意,最後,他突然想起一件事,王夫人年老色衰,楊清卻要和她苟且,圖的是什麽?

若說財帛,卻也未必,畢竟楊清是有功名的讀書人,斷然不會為了財帛而自毀前程。

唯一的可能就是和王氏一樣,都涉及到了情殺。

要說楊清愛上了這王夫人,柳乘風卻是一萬個不信的,王夫人年紀太大,楊清根本沒有這個理由。唯一的可能,就是楊清另有情人,而以楊清的身份,所看中的女子自然非同小可,這府裏頭有些姿色的女子除了趙氏,就是春娥了。

楊清若是喜愛春娥,根本不必偷偷摸摸,直接去求鄭勝,鄭勝多半就會點頭,所以也沒有為她涉險的必要。

所以楊清的情人,一定是趙氏,只有趙氏有這個條件,也只有趙氏能讓楊清非要除掉鄭勝而後快不可。

想通了這個關節,柳乘風知道,真相已經大白了。

當柳乘風將這‘故事’一一說出來時,趙氏已經昏厥了過去。而王夫人卻發出了淒厲的咒罵聲,唯有楊清,此時卻是沉默了。

柳乘風冷冷的看了三人一眼,朝周泰道:“周大人,這樁案子,既然沒有涉及到亂黨,那麽就此移交你們知府衙門吧,大人可以讓人在這附近搜一搜,想必能尋到那楊清殺人換下的血衣,如此,人證物證就算俱全了。”

周泰還沉浸在這復雜錯綜的關系之中,他現在算是梳理明白了,鄭勝是受害者,他的妻子,他的妾侍,和他的帳房都處心積慮,要置他於死地。

而王夫人又何嘗不是犧牲品,她被鄭勝始亂終棄,最後又被這楊清玩弄,因而同謀殺死了自己的丈夫,好好的官夫人,最後淪為了階下囚。

至於楊清,最後也是被人利用,若不是鄭氏勾搭上他,他又何至於淪落到這個地步。

趙氏……

這個女人似乎惡毒,可是她惡毒的背後,也有可憐之處,被人納為小妾,飽受王夫人欺淩,她的命運,自然也有心酸和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