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廟小妖風大(第2/3頁)

可是鄧通的死卻有一個疑點,身為錦衣衛千戶,明知對方是亂黨卻孤身去赴會,鄧通為什麽不通知千戶所?又為什麽要去赴約?

或者……鄧通有把柄落在那些明教余孽的手裏,只是身為錦衣衛千戶,鄧通是北通州的地頭蛇,又怎麽可能會給人留下把柄?

除非……

這明教的余孽,早已盤踞北通州,是這北通州的地頭蛇。又可以證明,北通州的明教余孽絕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在這北通州早有了基礎。

至於第二任千戶卻是死在千戶所衙門,是被人毒死在案牘上,張振濤濤不倦地講起了那一日可怖的情景,千戶大人用罷了茶水,隨即開始埋首案牘,突然之間,口裏噴出血箭,隨即撲倒在案牘上,一命嗚呼。

當時整個千戶所大亂,一開始還以為千戶大人是得了什麽病,手忙腳亂地去叫了大夫,後來才被診出中毒。

柳乘風看著值房裏的案牘發呆,那眼睛似乎看到案牘上流出一灘烏黑的血跡,泊泊鮮血之中,自己的前任歪倒在案。

“中的是什麽毒?你查清楚了嗎?”

“回大人的話,學生只是一個書吏,具體中了什麽毒,卻是不知道。”

“既然如此,那麽定是留有記錄的了,是不是?”

“大人……”張振苦笑,道:“記錄倒是記錄了,也留了档,這件事知道的也只有馬司吏一人,如今馬司吏已經死了,這些記錄也被竊賊盜了去。”

柳乘風才想起不久前千戶所失竊的事,他沒有再多詢問,只是點點頭。

單從這三個千戶的死就可以看出明教余孽的棘手,柳乘風大致已經有了一些頭緒,這些亂黨一定早已盤踞在北通州,甚至在這北通州的上層有人給他們提供庇護,或者說這個人便是明教的頭目。其次,這些亂黨的耳目已經遍布了千戶所,否則第二任千戶不可能遇害,動手的一定是千戶所中的人。只是到現在都沒有查出是誰,這就說明亂黨留在這千戶所中的人做事很是隱秘,沒有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而且,這些亂黨人數應當不少,這個推論是因為第三個千戶的死而得出,當時正是傍晚,第三任千戶帶著數十個護衛走在前往北通州的官道上,那時的官道雖然人煙不多,可是卻沒有一個人發現這些亂黨的行蹤,那柳乘風可以肯定這些亂黨有很多人手,事先已經得知新任千戶即將赴任,隨即在官道附近埋伏下人手,隨即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所有人斬殺殆盡,又從容撤退。

幾十個人只在非常短促的時間內被斬殺幹凈,除非計劃十分周詳,人手至少在百人以上,一聲令下,無數亂黨從左右殺出,還有人堵住了前後的退路,埋伏……殺人……撤退,一氣呵成。

想到這裏,柳乘風不禁苦笑,這北通州還真是廟小妖風大,一群亂黨居然猖獗到這般地步。

只是,自己該如何著手呢?

對於這個,柳乘風一時沒有頭緒,或者說他就算是有頭緒,手裏頭也沒有可用之人,畢竟要查案,就得有大批的人手,而且還要做到這些人對自己忠心耿耿,自己雖然將千戶所上下的人威嚇住,令他們不敢不違抗自己的命令,可是讓這些人著手去查,絕不可能會起到什麽效果。

自己的身邊最信任的就是從京師帶來的人,可是這些人的人手畢竟太少,杯水車薪,看來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人……學生想起了一件事……”

張振突然想起什麽,隨即道:“學生聽說,東廠的档頭和鎮守太監當時也被人刺殺,只是並沒有成功,東廠档頭重傷,可是鎮守太監王德利卻是未傷分毫,自從幾個千戶被刺後,東廠档頭就很是謹慎,平時很少出門,偏偏那一日是鎮守太監王德利突然心血來潮邀他去羲和齋吃酒,因此才有了那次刺殺,那些兇徒顯然也是早就埋伏好的,也就是說,事先有人走漏了風聲,東廠或者鎮守太監那邊也有亂黨。”

柳乘風聽了張振的提醒,一下子變得警惕起來,慢悠悠地道:“你的意思是鎮守太監王德利……”

張振連忙道:“學生並沒有這樣說,只是覺得奇怪而已。”

柳乘風慢吞吞地坐下,坐在椅上,此時也開始尋思起來,王德利請東廠档頭去喝茶,隨即亂黨埋伏刺殺,再之後東廠档頭重傷,王德利卻沒有事。莫非這王德利有問題?

其實順著這個思路想,許多事就好理解了,畢竟王德利是個太監,太監有不少人是篤信神佛的,若說王德利被人利用成了明教余孽,倒也不是不可能。再者說,王德利邀請東廠档頭去吃飯,亂黨就安排刺殺,這就說明一定有人走漏了消息,這個人難道就不可以是王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