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公主再見(第2/3頁)

柳乘風淡淡地道:“不過是混口飯吃而已,隨便辦個報紙挪為家用,讓大家見笑。”他說的越客氣,方晉的臉色就變得越差。

方晉不過是寫了一篇文章刊載在學而報上,可是人家柳乘風卻是這學而報的主辦之人,這二人的差距實在是十萬八千裏。

柳乘風風淡雲清地一句混口飯吃而已,更是讓方晉一時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人家混口飯吃的東西,自己卻引以為榮,這不是自討沒趣嗎?

學而報的影響確實不小,這裏頭不少大家閨秀平時待字閨中的時候也會看一些報紙來打發時間,不過她們的心思自然都沒有放在報紙裏的文章上,喜歡的是那末版的一些趣味故事,才子佳人之類。

聽說學而報居然是柳乘風辦的,不少小姐紅著臉向柳乘風問東問西,柳乘風一副柳下惠的樣子,一一作答,他笑起來如沐春風,讓不少小姐不由放開了一些,有時也會吃吃地笑。

朵朵的臉色就有點兒不好看了,也不知是因為方晉、周通二人沒用,還是因為柳乘風冷落她與其他小姐相談甚歡的緣故,反正她的心裏酸溜溜的,一口氣憋在心裏很難受。

至於方晉和周通則顯得更加難受,他們能進來這裏,一是身份不同凡響,二是家中幾個姐妹也隨之來了,所以不怕別人說是非。原以為能在這裏引人注目,尤其是公主殿下若是能高看他們一眼,那便更是一件爽快的事,誰知二人坐在角落,柳乘風卻靠著公主坐下,他們二人無人搭理,柳乘風卻是惹得那些小姐一個個吃吃地笑。

以他們的身份,其實不管走在哪裏都該是萬眾矚目才是,誰知道今日卻給人做了陪襯,這心裏自是五味雜陳,說不出的難受。

柳乘風說了一陣子話,心裏惦記著衛所幾個同僚的約定,便想站起來告辭,方晉見柳乘風要走,終於還是厚著臉皮道:“柳公子大才,想必詩詞做得是極好的了,倒不如你我二人各作詩詞一首,請柳公子指點一二,如何?”

周通倒也罷了,方晉畢竟肚子裏有些墨水,現在看柳乘風這般威風,自然是氣憤不過,無論如何也要將這場面找回來。再者說,柳乘風封爵,那自是他的功勞,柳乘風辦報,只能說他會做生意,卻算不得什麽文采出眾,正好在詩詞上勝柳乘風一場。

周通見方晉要和柳乘風比試,立即歡呼道:“好,好極了,便請公主殿下來品評,柳公子,可敢一試嗎?”

“做詩詞?”柳乘風橫了方晉一眼,隨即道:“做詩詞,我不喜歡。”

方晉以為柳乘風怕了,心裏竊喜,心中想,果然是抓住了他的軟肋,擺出一副矜持的樣子道:“柳公子為何不喜歡?”

柳乘風道:“前年的時候,韃靼人侵犯遼東各邊鎮,擄走百姓數千人,今歲,又是湘江、松江河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外有強敵在伺,內有百姓身陷水火之中,天下雖是大致安定,可是這時候,卻正是大丈夫北擊韃靼、內安黎民的時候,此時吟詩作賦,莫非方公子要效仿商女嗎?”

所謂商女,其實出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詩的意思,是諷刺抨擊豪紳權貴沉溺於聲色,家國多難,卻只知風花雪月。

柳乘風目光幽幽,正色道:“大丈夫立世,當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如此,才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詩詞歌賦雖好,以柳乘風看來只是小道,可以怡情,卻不能視之為正業。”

柳乘風的一番話把方晉奚落得擡不起頭來,他不由辯駁道:“現在是太平盛世,柳公子的意思莫非是說這天下動蕩,我大明與那後主之南陳、隋煬帝之大隋無異嗎?”

柳乘風笑了笑道:“方公子的話嚴重了,不過說起來,其實大明與它們也並沒什麽不同。”

柳乘風說出這句話,方晉和周通心裏不禁竊喜,這個柳乘風,膽子夠大的,這樣的悖逆之詞居然也敢說出來,這句話若是傳出去,便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他砍的,他這樣說,豈不是將當今皇上與那隋煬帝、陳後主都歸納為亡國之君了?

誰知柳乘風繼續道:“須知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又有一個說法叫治大國如烹小鮮,正是因為如此,當今皇上才日理萬機,日夜顛倒,時常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你知道是為何嗎?這是因為大明的天下固然安定,可是隱患重重,陛下如此,所為的便是防止重蹈隋煬帝和陳後主的覆轍。你我都是人臣,說起來二位公子還是世受國恩之輩,正是因為如此,才更該多想一想家國,少談一些風月。”

方晉、周通二人的臉色驟然變色,連回嘴的機會都沒有。

朵朵這時候心情復雜,不禁多看了柳乘風一眼,總覺得柳乘風居然和自己的父皇在某些方面很是相像,她的眼眸裏閃露出一絲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