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寶鈔之爭

天尚沒有亮,數千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忽然出現在平康坊的街頭,他們封鎖坊門、巡查街道、盤查路人,將許多想趁天不亮溜回家的嫖客又嚇回了青樓,整個平康坊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一身戎裝的崔連星率領著數百精銳的軍人疾步前行,平康坊的一名地保引領著他們來到一條深巷。

“將軍,你說的購買綢緞的突厥商人就住在這裏面。”地保有些膽怯地指了指深巷。

崔連星一揮手,一隊手執鋼弩的士兵立刻翻上墻頭,順著墻頭快速潛行,在離小院還有十步時停了下來。

另有兩百余士兵執巨盾橫刀,緩步前行,行至大門前停下,等待著下一步的命令,崔連星望著死氣沉沉的大門,他心中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昨晚在東市一連盤查了三家櫃坊,終於發現了那種一模一樣的金錠,查到這是一家蜀錦綢緞行所寄存,他緊接著又找到了綢緞行的掌櫃,得知這是一支突厥人商隊所支付的貨款,東主是一個年輕的突厥女子,他再次返回東市,找到市署署正,終於從市署的繳稅登記簿中找到了這支商隊住在平康坊,這時已是四更時分了,憑著張煥給他的金牌,他最終得到了軍隊的支持。

“上!”崔連星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砰!’地一聲巨響,軍士一腳將門踢開,數百名士兵一起湧進沖進了圖蘭的院子,院子裏堆滿了大小箱子,大多敞開,裏面皆是所買的蜀錦吳綾,現場一片雜亂,已經人去屋空。

崔連星大步走進了小院,沉靜的眼中終於忍不住閃過了一絲遺憾,只可惜他還是慢了一步,他仔細地在屋內院中尋找線索,但最後還是一無所獲,對方是一個極為狡猾的敵人,他所丟棄的東西沒有任何線索,而可能留下線索的東西卻一樣也沒有納下。

崔連星沉吟片刻,他忽然命令手下道:“馬上去找畫師,圖影全城緝拿,提供線索者賞五千貫,隱匿者以叛國罪論處!”

……

長安城立刻沸騰起來,一隊隊士兵在大街上巡邏,準備隨時接收線索搜查,而城內的突厥人卻人人自危,他們的房東、鄰居紛紛將他們舉報,不停有士兵沖進各大客棧、酒樓搜查,整個長安城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大明宮紫宸殿內也一樣嚴肅緊張,這裏在舉行張煥即位後的第一場廷議,廷議是處理權力僵持的一種方式,當張煥對相國的重大決定有異議時,他不會朱批敕令,沒有皇帝的朱批,相國也不能擅自決定重大事件,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大家坐下面對面的談,把事情講清楚。

今天的廷議便是發行紙幣問題,應該說這是張煥考慮已久之事,唐朝的貨幣是銅錢和絹,前者份量太重、攜帶不便,而後者更是難以保存、流通性不強,早在隴右時就不斷有商人向張煥建議以金銀幣補充銅錢,方案雖好,但終因金銀的產量太小而未被采納。

在他即位後不久,鹽鐵監令楊炎便向他提出了一個重大的稅賦改革方案,改丁戶納稅為按田畝、財產多寡納稅,並實行貨幣納稅,改按田畝納稅可以有效制衡土地兼並,但因影響太大,張煥在皇位沒坐穩之前認為實施的時機還不成熟。

而實行貨幣納稅阻力就小得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在不增加百姓負擔的同時,大幅度提高稅收,簡單地說,就是可以大量減少糧食黴爛以及運輸途中的損耗,而且可以避免實物征稅過程中的徇私舞弊,比如某地收了一百石糧稅,可最後運抵京城只剩下三四十石,當然,糧食減少的名目繁多,路途損耗、儲藏黴爛等等,十分光面堂皇,但實際上卻肥了一大批地方各級官吏。

但實行貨幣納稅卻有一個問題,就是銅錢不足,由於銅料限制,大唐每年的鑄幣量是二百五十萬貫左右,十年前僅僅是勉強夠流通用,但隨著物價上漲,尤其是米價的上漲,一貫錢還不足買三鬥米,嚴重時鬥米千錢,銅錢明顯背離了價值,這樣許多商人和大戶人家都大量儲存銅錢,使得市面上的銅錢越來越少,很多地方都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狀態,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推行以貨幣納稅,那錢貴物賤的嚴重局面必然會產生,將極大傷害農民的利益,所以貨幣問題就成了所有改革的瓶頸,而尋找新貨幣就成了當務之急。

這就是張煥急於推行紙幣的深層原因,他認為並不復雜,其實就是將飛票小額化、定額化,改名為寶鈔,為此,他大量積存金銀,以作為發行寶鈔的信用抵押,但沒想到在張延賞剛提出發行寶鈔的建議便被相國們斷然拒絕,讓張煥的心裏怎麽能平衡?

參加廷議的官員除了兵部尚書元載在河北處理契丹人之事尚未歸外,其余六位相國皆出席了廷議,除此之外,還有與財政租稅相關的部寺負責人,新任戶部侍郎劉晏、太府寺卿張延賞、少府監令郭全、鹽鐵監令楊炎、新成立的土地田畝監令裴明遠等等十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