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崔圓遇刺

次日一早,大唐皇帝李系下達了詔書,否認流傳在長安的兩個謠言,崔圓勾結回紇和張煥是豫太子之後,並著令大理寺調查謠言的源頭,給造謠者以嚴懲。

兩個謠言在天子的詔書下迅速地銷聲匿跡了,沒有人再談及此事,這時距馬球大賽已不足半月,長安及大唐百姓的注意力再一次被吸引到這一年一度的馬球大賽上來,在酒館、茶樓到處都充斥著這次大賽的各種消息,每一個可能奪魁球隊都被人津津地談論著,隨著從各軍各郡來長安比賽的球隊陸續抵達,長安漸漸地開始激動和亢奮起來。

這一天下午,大明宮的銅鐘照例沉重的敲響了,離黃昏尚早,但天已經黑了,這是散朝的鐘聲,開始有三三兩兩朝官離開大明宮,或是回家,或相約去酒樓小酌,但中書省政事堂依然大門緊閉、戒備森嚴,緊急內閣會議已中午開到現在仍沒有結束的樣子。

鴻臚寺卿張延賞在二十天前提出了恢復對回紇邊市,要求朝廷給予重視,但此時刑部尚書楚行水、兵部尚書韋諤以及禮部尚書張破天皆不在京內,朝廷發八百加急,催三人返京,到今天上午,最遠的楚行水剛剛抵達長安,內閣立即舉行會議商討對回紇邊市。

除了七個內閣成員外,列席會議的還有戶部侍郎杜鴻漸、鴻臚寺卿張延賞、太府寺卿楊炎、中書侍郎元稹、門下侍郎第五琦、中書舍人崔敏等等,會議從中午一直持續到了晚上,其矛盾的焦點在於是否可以出售生鐵等戰略物資給回紇,條件是由回紇提出,大唐的絹綢、瓷器、茶葉等奢侈品只能換取回紇的牛羊及皮毛,而要換取回紇的戰馬,只能用生鐵或糧食予以交換。

安史之亂後,由於大唐的養良種馬之地河西被吐蕃占領,而大唐內地的馬匹大多耐負重而不適合野戰,導致於唐朝戰馬奇缺,隴右、河東、河北諸軍的騎兵隊只能兩人合用一騎,而中原、江淮等地的團練軍,甚至二十人才能配一匹戰馬,不少地方都取消了騎兵這個軍種,而數月前,張煥從回紇帶回了大量戰馬,河東軍一躍成為騎兵最多的軍隊,使其他各軍眼紅不已。

一方面是對戰馬的渴求,而另一方面卻是要抑制回紇的壯大,從唐初以來一直奉行戰略物資禁運的國策,生鐵、糧食、武器、銅、火油皆不得賣給吐蕃及突厥、回紇等國,但在十六年前的回紇南侵中,大量中原匠人被擄掠到回紇,以及回紇在向西擴張時,也得到不少胡人工匠,事實上回紇已經掌握了相當高的鑄造技術,而從新羅、渤海等地也能輾轉得到大唐的生鐵,所以在這次內閣會議上對生鐵的控與弛便成了爭論的焦點。

左相裴俊卻主張放開生鐵和糧食的貿易,理由是回紇已經掌握了冶煉技術,只是耗費過高而已,輸出生鐵可以不利於回紇冶煉技術的提高,從而形成大唐在冶煉技術上的壟斷,而右相崔圓卻認為回紇人口稀薄,即使輸出少量的生鐵也能顯著提高回紇軍的戰力,他主張嚴禁生鐵和糧食輸出,甚至要將禁運範圍擴大到新羅、日本、渤海等國,並制訂最嚴厲的律法懲處走私商人。

政事堂內燈火通明,由於門窗緊閉,空氣十分渾濁、燥熱,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汗津津地,滿面通紅,楚行水已經發了兩次言,他支持裴俊取消禁運的舉措,但崔圓態度之強硬,以及王昂、楊锜甚至張破天的支持,取消禁運的可能性不大了,但崔圓連帶的對新羅、日本、渤海等國的禁運卻是針對他楚行水而來,誰都知道,楚家控制著貿易最發達的廣陵,靠海外貿易賺取了大量的財富,其中對日本、新羅的生鐵、軍器輸出處於壟斷地位,一旦實行禁運,楚家將損失巨大。

既然不能取消對回紇禁運,那也不能殃及池魚,將禁運範圍擴大,楚行水咳嗽一聲,第三次站起來道:“各位,既然崔相國堅決反對放開對回紇禁運,那我也只能服從右相的決定,但對日本、新羅的禁運卻有些小題大作,自太宗以來,我大唐從來都是禁陸弛海,從未對海上貿易有過限制,事實上無論日本、新羅都沒有對大唐形成過威脅,正因為我大唐胸襟博大、海納百川,才有開元盛世,實行海禁這種倒退的措施實在不符我大唐一貫國策。”

“楚尚書此言謬也!”

工部尚書王昂長笑一聲,站起來反駁道:“日本、新羅國有多大,人口有幾何?可每年輸往兩地的生鐵皆有數百萬斤,真是全被他們所用嗎?走渤海國經由契丹進入回紇境內,一直是生鐵的走私線路,難道楚尚書真不知道嗎?海運不似陸運,有跡可查,大船向北入海,它真去了哪裏,誰又能知曉?大唐年年禁運,可回紇的生鐵來源卻從未被堵住,這才是問題所在,所以崔相國提出全面禁運,才是治根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