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試探與暗示

上位者用來管理下屬的手段,這本無可厚非。可是一但這樣的手段使得太過頻繁或是明顯,就會多少讓人感覺到一點無所適從。

現在的劉冕,正是這樣的心情。]當初被無故拘押時,他的心中充滿了不解、抵觸與憤怒。雖然在拘押的過程中一直受到優待,這種情緒仍然揮之不去。後來黎歌來探監告之了皇帝的用意後,劉冕的這種情緒稍有減弱。可是後來發生了來俊臣被襲一案,皇帝仿佛動了一點真怒,這讓本就蒙冤的劉冕心中之怒意再度燃燒起來。

雖然最後狄仁傑巧舌如簧將整件事情在公眾面前做出了一個圓滿的解釋,將所有的罪過都推到了吐蕃人身上,將整件事情的始末都說成了皇帝從一開始就擺好的完美布局。但唯有局中之人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在掩飾。

掩飾皇帝的在這件事情上的失誤、掩飾皇帝與劉冕之間的矛盾與罅隙。

於是,現在武則天只好親自動手來竭力修補這個罅隙。

劉冕完全能夠理解皇帝的用心。從一開始,她的目的是針對勢力日益膨脹的李黨、為立儲打下鋪墊。這個手法可是精妙得緊,勝負全在皇帝一手之把握。對於劉冕,是存是滅、是用是廢,全在她一心。在當時那個時候,她雖然背負很大的輿論壓力,可是局勢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打個比方。假如她決定立武三思或是李旦為儲,那朝堂之上原有地李黨勢力是一定要打壓下去的。這個時候。身負莫須有罪名入獄的劉冕,那就肯定在劫難逃。假如她要立李賢或是太平公主為儲,又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將劉冕放出來,讓他效忠於東宮太子穩固江山根本。

這原本是一個包贏不輸的如意算盤。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隱藏在帝都的吐蕃奸細橫插了一腳,襲擊了來俊臣殺掉了所有的證人。

這個突發變故讓局勢向著不受武則天掌控的方向行駛而去。這個心如明鏡的老政客,心中非常明白劉冕絕對不是殺害武承嗣與武攸暨地兇手。可是證人一死,不管她將來是要栽死劉冕還是用這些證人為劉冕翻供洗冤,都已是不可能!

於是。這時候地武則天才真地動了真怒。著急起來了。

一向多疑地性格。讓她懷疑是劉冕暗中指使人殺害了證人襲擊了來俊臣等人。於是她對禦史台下了嚴旨不再給劉冕什麽特別優待。與此同時密召狄仁傑開始偵破此案。當時她對狄仁傑下地死命令是:不管任何。只要知道真相。

在與武則天地簡短對話中。劉冕將整件事情地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想了個清楚。總結出一個心德:伴君。如伴虎。

這句台詞聽過無數次。人人耳熟能詳。但真正理解地又有幾人?

臣之間。似敵非敵似友非友;人人皆盼升官發財。須知官做得越大風險便越大。因為他便會離皇帝越近。

“天官哪。你看神都氣象如何?”武則天揚手揮起闊大地龍袍衣袖。指著了了廣廣地夜空一景。“朕打算在萬象神宮之旁再建一座天堂。供奉一尊天下最大地佛相。你以為如何?”

劉冕淡然道:“陛上一心善念向天,佛祖自在心中供奉。又何必將佛相擺在皇宮主殿之旁?”

武則天動作略滯:“那你的意思是說,沒必要修建天堂供奉尊佛了?”

“陛下明鑒。”劉冕道。“從陛下登基前算起直到今日,大周雖然天下呈平民豐物阜。但是屢生戰亂國庫耗用非常嚴重。剛剛在朔方打完突厥,我大周數十萬大軍在北疆一線駐紮征戰了數月,又修建了受降城,這筆開銷應該不菲。眼下,吐蕃人蠢蠢欲動,河套一帶風雲驟起。臣擔心不知什麽時候又會要打仗。陛下若有錢,不妨多留一些以用軍備。待日後關河寧定四夷繳伏後,再建什麽都無可厚非了。”

武則天平視前方略皺了一下眉頭,喃喃道:“關河寧定四夷繳伏……劉冕,此處無外人,你我君臣二人不必說些冠冕堂皇地好話來自欺欺人。任你來說,我大周有可能做到這一步嗎?——四夷繳伏,談何容易?當年太宗皇帝忍辱負重休養生息多年,也才平定了突厥而已。對待吐蕃卻仍是無能為力,只得嫁出文成公主安撫了他們一些年頭。別小看了四夷啊。我們要抵禦他們的侵略和進攻尚算容易,因為我們畢竟是本土作戰以逸待勞。但是要說到進繳……這等不自量力之行為,豈是上國所為?”

“陛下說得也是。”劉冕並不否認武則天這樣地想法,接著道,“以我大周目前的國力軍力,要平滅四夷並不容易。但臣知道一個道理,現實與理想之間地差距往往巨大,但理想的標地所在將決定事實的結果。”

劉冕這句話說得有點拗口,武則天有點疑惑道:“作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