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得遇良師

少時李光順果然將椅子取了來,一臉得意洋洋的壞笑。 他大搖大擺的坐了上去,一手托腮鼓著肥肥的臉蛋兒說道:“好,開始授課吧。”隨即朝劉冕扔了一個眼神。

劉冕深解其意,猜想李光順定然是又使出了什麽小把戲惡作劇。

駱賓王似乎早有聽聞這樂安郡王的諸般品行,此時倒也見怪不怪,侃侃說道:“我大唐之所以以孝治國,是因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孝乃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也。《孝經》乃是儒家聖典……”

“停、停停!”李光順又出聲打斷了,“先生,你都不照著書念,就不怕講錯了嗎?”

駱賓王捋著胡須自信滿滿的微笑:“殿下,老夫雖然不才,大小儒經卻是了然如胸,縱然倒背亦能如流。又何須再搬用書本尋章摘句?”

“那好吧,就請先生倒背一遍給小王聽聽。”李光順的表情依舊人畜無害,睜大了眼睛滿懷期待的看著駱賓王。

駱賓王微微一怔,露出了一絲苦笑:“殿下不要無理取鬧。”

劉冕都在心底為駱賓王叫冤了。李光順這個活寶,當真是鬧騰上了。今日這課怕是難以上得安寧。

李光順卻是得意的嘿嘿直笑:“既然先生不願意,那就罷了。剛剛小王出去的時候,正巧遇到皇宮派來的使者。小王的皇姑姑太平公主馬上就要駕臨東宮,指明要小王前去陪侍。所以……”

駱賓王眉頭皺起:“當真是太平公主駕臨?”

李光順像模像樣的眼睛一瞪擺起了威風:“這等事情小王豈能胡說?先生如若不信,倒是可以與小王同去恭迎公主寶駕。”

劉冕心中一動: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麽?早就多次聽李光順說起,他這個皇姑姑如今卻還只有十四歲尚未出閣。輩份雖有差異但年齡相若,因此與李光順倒也是一對天生的玩伴搭档。一直未曾相見,今日若能得見卻也是開個眼界。今日太平公主突然駕臨,多半是李光順派人去請來助他溜號的‘幫兇’吧?

“既然如此,殿下就請前去迎駕吧。”李光順都搬請出太平公主了,駱賓王也只得無奈的妥協放人。他何嘗不知道這只是李光順玩的小把戲,但皇室之人的私事,他一個臣子安敢過問。

“謝先生。”李光順面露喜色,對劉冕扔了一個興災樂禍的表情揚長而去。

駱賓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眉頭郁結成一團久久不散。轉眼一看,劉冕仍然端坐在那裏,也算是略有安慰。於是道:“劉公子,為師繼續為你講解《孝經》吧!”

“多謝先生。”劉冕拱手拜了一禮,“只不過,郡王殿下的前幾任老師,已經教習過《孝經》,學生不才也曾修習過了。學生鬥膽,敢請先生替我講解《唐律疏議》。”

“哦?”駱賓王面露驚疑之色,細細打量了劉冕幾眼。沒成想,這個伴讀倒是個勤學之子,“劉公子既已學過孝經,那為師可要先考一考你。”

劉冕端坐如鐘正色道:“請先生賜教。”

駱賓王點了一點頭,輕捋灰須:“《孝經》教民以孝,書中有雲‘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你如何理解?”

劉冕淡然一笑,拱手回道:“學生以為,這段話便是《孝經》的大意主旨。意思是說孝訓父母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忠君則是孝的延伸和另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孝,要貫穿一個人的始終。而且,不同的人‘孝’也有不同的準則。帝王之孝,在於敬盡於親、德加百姓、刑加四海;諸侯之孝在於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仕子之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說得不錯。”駱賓王面露喜色,用欣賞的眼光再次打量了一陣劉冕,“看來《孝經》要旨你以了然如胸,既如此卻也犯不著再尋章摘句死記硬背。你既然對我大唐律法感興趣,為師便為你細細講解由長孫無忌等人合力編修的《唐律疏議》。”

“謝先生!”劉冕心中快慰,心想總算是遇到一個好老師了。以前的幾個先生都有些老邁迂腐,除了吹噓自己的滿腹經綸顯擺才華文章,就只會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讓學生死記硬背那些經典子籍。這駱賓王卻懂得靈活變通不要求死記硬背,而且除了仕子經籍居然熟通律法,著實是有真才實學。

劉冕之所以想學律法,大約也和自己之前的警察職業有關。他認為既然是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就要最先了解這裏的規矩方圓,否則犯了事著了道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他很早就想學一學大唐的律法了,只是可惜沒有人指導。

少時劉冕將《唐律疏議》印本取來,駱賓王同樣沒有翻動書本侃侃道:“為師不才,如今忝居侍禦史一職,因職務需要也只得熟讀律法。律法乃立國之本,你想學律法,足以見得是個務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