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長平之戰

【1、韓國甩出的包袱】

秦國的軍隊依然在馬不停蹄地進攻韓國。公元前263年,白起率領秦軍攻取了韓國的南陽。公元前262年,白起再次率領秦軍攻占了韓國的野王。南陽與野王都是上黨郡與韓都新鄭聯系的紐帶。在從公元前265年到公元前262年的四年時間內,秦軍通過連續作戰終於實現了隔離上黨的戰略目標。

接下來誰都知道秦軍必然要發動大軍一口吞下孤立的上黨。範雎早已算定,兩支大軍同時從秦國派出,一支指向太行陘為吞並上黨作最後準備,另一支指向滎陽,威脅韓國本土,迫使其不敢出兵救上黨。

區區上黨剽悍的秦軍面前是那麽的渺小,那麽的無助,像一個被無良母親拋棄的可憐孩童。韓國不但不伸出援助之手,連同情的眼淚都沒有,反倒想將上黨送給秦國,落得個順水人情,以求本土的片刻安寧。陽成郡代表韓國出使秦國辦理了交割手續。雖然韓國拋棄了上黨,但上黨人沒有拋棄上黨。聽說韓國中央政府要把上黨送給秦國之後,上黨民情激憤,強烈譴責政府不負責任的行徑,紛紛表示要與暴秦周旋到底。太守韓锺順應民心,拒絕將上黨交給秦國,同時修守戰之具,準備迎接秦國的進攻。韓國不但不引導上黨民眾抵抗秦國,反倒撤掉韓锺,該派馮亭為上黨太守,希望這次人事調動能確保上黨安全地落入秦國手中。

馮亭背負著不光彩的使命,踏上了上黨這片燃燒的土地。剛到上黨,他也被這裏民眾所散發出來的抗秦熱情點燃,馬上由一個懦弱朝廷的普通官員變成了一名為民做主的抗秦義士。

要想不被暴秦統治也太容易了,只要將全部上黨百姓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武裝起來,與秦軍決一死戰,直至全部戰死,就能實現目的。然而作為一名父母官,這樣做既不高明,也不負責。上黨百姓應該能夠光榮的生存下去,而不是痛快地死去。

馮亭想出了一個計策:將上黨獻給山東六國中最強大的趙國。如果趙國接受,秦國必然將矛頭指向趙國,而趙國也必將聯合其他國家與秦國展開爭鬥。背靠趙國這棵大樹,上黨才有可能逃脫被秦國占領的噩運。

馮亭的使者向趙國表達了這個意思,趙孝文王召集大臣對此事進行了討論。一般性的意見是:趙國不應該接受上黨,因為上黨是秦國蓄謀已久的獵物,志在必得。如果趙國接受,便意味著要與秦國交戰。在秦強趙弱的形勢下,與秦為難不是好事。更進一步的意見是:趙國遲早要與秦國碰在一起,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上黨若落入秦國手中,下一個受到攻擊的將是邯鄲,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占領越多的資源意味著日後與秦的對決中勝算越大。上黨是上天賜給趙國的禮物,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況且趙國與秦國的歷次交鋒中並不占下風。

第一種意見以平陽郡趙豹為代表,平原君趙勝則代表了第二種意見。最後趙孝成王采納了第二種意見,接受了馮亭獻上的上黨郡,還封馮亭為華陽郡,賜給食邑萬戶。使者報告了情況,馮亭留下了慚愧的眼淚,“土地的主人是上黨的百姓,我怎麽忍心為了自己私利而出賣土地?”於是謝絕了趙國的好意。

秦國聽說趙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上黨,大為光火。秦國沒有理由不生氣,這就好比,一個帥哥辛辛苦苦追求某個美女,眼看就要追到手的時候,卻被另外一個男子搶走。

秦國沒有話說,趙國,戰場相見吧!

【2、陷入僵局】

有趣的是,趙國竟然不知道搶走秦國碼子的後果,平原君趙勝只帶著少數人馬去接受上黨,然而秦軍已經像一只癟紅了眼睛的惡狼時刻準備著撲上前去。平原君剛接受了上黨,左庶長王龁率領著大量秦軍已經殺到,上黨守軍猝不及防,只得向後退卻,到了長平才與廉頗帶來的四十五萬援軍相遇。極具戰略價值的上黨郡還沒有再趙國手中捂熱就被秦軍奪走。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長平扼守著秦軍通向邯鄲的交通要道,並且地勢險要便於防守。廉頗依托地勢構築了三道壁壘,準備做長期打算。

一開始,廉頗並不信邪,在他的履歷上有過戰勝秦軍的記錄,抖起精神與秦軍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接觸。此時的秦軍因一連數年的勝利,士氣旺盛,王龁又是作風硬朗的百戰將軍。趙軍在秦軍面前沒少吃苦頭,先是一名叫“茄”的低級將官被秦軍的火力偵察營臨陣拍扁,後來又丟失兩座堡壘、四名都尉。廉頗領教過秦軍厲害,馬上學乖,收縮防線,在長平城附近的山地大力加固防線,並嚴令趙軍禁止出戰。秦軍對趙軍壁壘群發動了幾次攻擊,沒有取得什麽結果,後來也對著趙軍營地安下營盤,準備做長期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