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午夜魅影(第2/11頁)

記者更不肯罷休:那你去日本,一定是見到亂黨頭子孫文了吧?

那人道:這怎麽可能,我是生意人,只做自己的小買賣,怎麽會跟亂黨往來呢?

記者失望已極:那你……總聽到點兒什麽消息了吧?

那人道:當然聽到了,這不是揚州的徐寶山被炸死了嘛。

記者搖頭:徐寶山被炸死,就是孫文幹的嘛,南方各媒體都有報道,咱們的報紙最多是抄抄人家,你離得遠,沒辦法啊。

那人哈哈大笑:沒錯,是有好多家報紙都在報,但他們報出來的都是假消息,是謠言。

什麽?記者的腎上腺激素嘩的一家夥分泌了出來,興奮得狂叫起來:哥們兒快說,你說出來我管你叫大爺,大爺,咱們的報紙有救了……

1913年6月1日,沈陽的《盛京時報》報道:

有友人自鎮江來雲,徐寶山自南北感情日惡,即汲汲於戰事之預備,組織一炸彈隊,以為制勝之計。日前試演,偶一不慎,致成悲劇,其部下欲掩人耳目,特捏作古董所送之木匣爆炸雲。

《盛京時報》向來以公正客觀而自詡,既不偏向袁世凱政府,也不偏向孫文革命黨,所以這篇報道一出來,立即收到了正本清源、以正視聽的效果。

正當國人長松一口氣,以為不會重演辛亥年暗殺之風潮的時候,驚天動地的爆炸之聲,已經絡繹不絕地響了起來。

在北京,在上海,在那些所有讓孫文痛心疾首的地方。

暗殺狂潮,比以往更加猛烈。

【03.慈善人士鬧東京】

1914年初,袁世凱政府截獲密報,孫文派了四個人潛入上海,四人者,一個叫臧再興,一個姓雷,另兩人不知姓名。另有一個足以讓袁世凱膽戰心驚的消息,說是恐怖大亨陳其美已經潛入上海。

據當時的密探報告說:陳其美,自二次革命失敗後,躲到了洋人的兵艦上,借助帝國主義列強的庇護,仍想大舉起事,未果。又與鑒湖女俠秋瑾的戰友王金發潛入浙江,卻被浙江都督朱瑞嚴防死守,陳其美無處下手,恨恨地奔赴日本。

但很快,陳其美又回來了,密探甚至探知了陳其美的藏身之地,就在滬西水沙陀的一個日本人家裏,坐鎮上海,發號施令,命黨人懷揣炸彈,奔赴各地,逮誰炸誰。當時成群結隊的密探眼巴巴地蹲在水沙陀,守在那家日本人的門外,盼望著陳其美一時腦子進水,犯了傻自己走出來,好捉住他多領點兒獎金。

事實上陳其美曾多次犯傻,走了出來,密探報告說:陳其美所穿之襖褲均以絲綿為底,平時則穿著天靜呢單袍,出門的時候就披一件白灰色外套,高領大衣,去的地方主要是垃圾橋北,有時候還探親訪友,時間多半是在午夜。

盡管陳其美多次現身,但密探們卻仍是逮他不住。在向警察局遞交的秘密報告中,密探們解釋說:

惟其平日非但不與黨外人交接,即防同黨暗算之事,亦無刻去懷故。

密探的意思是說,陳其美已經進階為恐怖大亨,對敵鬥爭經驗超級之豐富,他不僅信不過國民黨之外的人,最提防的就是國民黨人。所以你要是想抓住他,難,難乎其難。

另有消息說,國民黨人於東京秘設了炸彈研究所,極盡秘密,連神通廣大的日本警察,都不知情,若非是有一日突然轟的一聲,有枚炸彈爆炸了,此事仍不為外人所知。

日方警察報告說,日本東京的郊鄉,風景優美之地,有一家不起眼的學校,這所學校是由中國一位慈善人士資助的,就讀的學生,也都來自於中國。忽一日好端端的學校裏轟的一聲巨響,就見一名學生滿臉是血,衣衫碎爛,驚慌失措地狂奔於東京的小路上。日本警察聞訊追來,前堵後截,將那怪人逮住。

怪人稱,他姓張,中國人也,系孫文先生的中國革命黨成員,正在學校研究炸彈,不慎被炸傷。

日本警察進入學校,發現爆炸處另有一名日本男子,是退役軍人,也被炸得半死不活。

校方聲稱:被炸傷的日本人和中國人,均與學校無關。張姓男子早已被學校開除,所以學校是無辜的。

日本信了你才怪,細查此校的贊助人,吃驚地發現那名慈善人士,赫赫然竟是中國革命黨李烈鈞。該學校實際上不過是中國革命黨人在日本的秘密訓練基地,此番基地雖然被破獲,但是,大批的刺客卻早已動身出發,但由於北京的袁世凱嚴防死守,刺客難以潛入,於是刺殺暗潮遂向南方各省流動。

【04.試試刑具管不管用】

大批的刺客潛入北京、上海,欲圖起事。

但趙秉鈞一手訓練出來的警察,也不是吃素的。1914年1月23日夜間,一列火車駛入北京站,乘客們正要下車,忽見站台上軍警林立,警笛聲不斷,頓時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