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東方快車謀殺案(第3/8頁)

薛氏扭住丈夫的耳朵,將應夔丞押回騾馬市大街長發棧33號及12號客房,並嚴令丈夫不得再與娛樂圈的女明星們往來,先辦妥當正事再說。

正事是什麽呢?

國民黨人提供的文本敘述說:袁世凱就是殺害宋教仁的幕後主使人,錯不了。你看,如果主使人不是袁世凱的話,怎麽會容忍應夔丞在北京大搖大擺?而且,應夔丞向袁世凱索要報酬50萬元,並一個二等勛,可袁世凱只派人送來了2萬元……

姑且認為袁世凱派人送錢的事情存在——這恰恰證明了袁世凱是期望應夔丞開口說出實情,這個解釋,遠比黨人的殺人報酬說更合乎情理,也更令人信服。

不管袁世凱派人給應夔丞送錢的理由是什麽,但這點兒錢卻激怒了應夔丞,他大吼大叫,大吵大鬧,把送錢的人罵了個狗血噴頭——但這2萬元錢他是否收下了,這個事就不太清楚了。

正是這筆錢,為萬人迷應夔丞帶來了殺身之禍。

次日,突然有五條彪形大漢來到了長發客棧,滿臉殺氣,來意不善,但應夔丞恰好不在家——說過了,這廝是萬人迷,只要老婆稍打一個盹,他就會悄悄地溜出去,和女藝人們談情說愛。

五條大漢撲了空,悻悻離開。

黨人們解釋說:這是因為應夔丞嫌袁世凱給的封口費太少,所以袁世凱就派了殺手來。

——但此事還有另一個解釋:如果袁世凱付的不是封口費,而是開口費的話,那麽,應夔丞的開口,勢必引發另一方人的憤怒,必須殺掉他,讓他永遠閉上嘴。這個解釋,似乎更合乎情理。

對於應夔丞來說,哪一種解釋都扯淡,當務之急,是逃命要緊。

1914年1月19日下午4點30分,應夔丞踏上了由北京開往天津的列車。同行者,是兩名京畿執法處的高級偵探,一名李桂芳,一名王芝圃。此二人者,職責就是貼身保護應夔丞。

北京政府派了兩名高級偵探,貼身保護應夔丞,這是袁世凱希望從應夔丞口中獲得資料的最充足證據。只有生命安全遭受到了威脅的線人,才需要這種貼身的保護,這一點兒,是革命黨人拒絕理會的。

然而,就是在兩名高級偵探的貼身保護之下,還是爆發了最為蹊蹺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05.東方快車謀殺案】

1914年1月19日黃昏,京津列車正在高速行駛之中,車上的乘客昏昏欲睡之際,突然,一聲刺耳的警笛聲響起,緊接著,是一個男子驚恐交加的聲音:殺人啦,有人被殺啦,不得了啦……

驚恐的叫喊聲,來自於頭等車廂——也就是現在的臥鋪車廂,緊挨著的就是餐車。此時正有幾名西洋人士在餐車裏吃飯,聽到喊叫聲愕然擡頭,就見一中國男子從臥鋪車廂裏沖出來,吹了幾聲刺耳的警笛,然後沖著洋人們大喊大叫:不得了,殺人啦,有人被殺啦!

洋人生性最愛多管閑事,聞聲沖到臥鋪車廂前,探頭往車廂裏一看,就見一名男子,橫臥榻上,身穿灰白色長褂,腳上穿一雙西式皮鞋,此時男子身上的長褂,仍有殷紅的鮮血泌出。就在男子的屍身旁,扔著一柄刀,形似外國獵刀,刀口長六寸,鋒利無比。車廂內到處都是噴濺的鮮血,物品被丟得亂七八糟。

現場痕跡表明,死者臨死之前,曾與兇手進行過激烈地搏鬥。可奇怪的是,相鄰餐車中的人,卻沒聽到任何動靜。

再看現場,一只白瓷茶壺,被拋擲在地板上,已經摔成碎片。另有一只皮包,皮面上有一處明顯刀痕,似乎是被用力劃破的。

當列車上的稽查員——類似於現在的乘警,匆忙趕到時,正見一個洋人按住受害人的血管,然後以嚴肅的表情看著稽查員那驚恐的臉,說道:鬧,黑誒撕逮得。

稽查員差一點兒沒坐地上,急忙打起精神:是哪個先發現死人的,哪一個?

兩名男子站了出來:是我們兩個,剛才就是我們吹的警笛。

稽查員問他們:你們是怎麽發現死者被害的?

兩名男子道:是這麽個情況,我們倆,跟那個應夔丞,就是被殺的那個人,我們三個人是一起的,剛才我們兩個去廁所,回來之後……他就這樣了。

原來,車上被害男子,就是名震娛樂圈的萬人迷應夔丞。而與他同行的兩名男子,則是北京政府派來貼身保護他的高級偵探:李桂芳並王芝圃。

有分教:東方快車謀殺案,江湖梟客完了蛋。迷霧重重案中案,北京城中有神探。應夔丞的離奇暴斃,引出了北京城中一名大偵探,然而出師未捷,兇案再發,民國時代亂局,至此再次突破人類想象之極限。

【06.中國警察之媽】

話說晚清年間,有一超級倒黴之巨蛋,這孩子生下來就命苦,父母俱喪,終日東討西乞,要飯為生。忽見左宗棠驅師入西疆,正在招兵買馬,這小要飯的飛奔而來,吃上了軍糧,終於替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只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