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萍蹤俠影(第3/8頁)

海河碼頭旁邊,有許多腳夫,正在往船上搬運貨物。一個穿著黑衫、面色發黃的漢子,手提著木棍正在監督腳夫幹活。見劉振聲二人倒臥在河邊,黃臉漢子走了過來,問道:你們兩個,幹什麽壞事了?為什麽後面有那麽多人追你們?

劉振聲喘息著回答了一句:我是小南河人,叫劉振聲。天地良心,我沒幹過任何壞事,只是信主的教民……昨夜義和拳匪燒了小南河,殺光了村人,我僥幸逃到這裏……救命……話未說完,就昏死了過去。

黃臉漢子聽了,皺起眉頭說道:原來你們兩個是二毛子,這就難怪了……可你們竟然和我是同村之人,這事我可不能不管……過來兩個人,把他們兩個擡到藥棧裏去。

幾個腳夫縮頭縮腦地走過來,說道:大佬,這兩個人可是二毛子啊,把他們擡到藥棧,萬一惹怒了義和拳匪可不得了。那些拳匪,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煞星,惹不起啊……

黃臉漢子道:胡說八道,義和拳匪也得講道理,我們開藥棧的,豈能見死不救?這兩個二毛子是我同村的,我要是不救他們,以後還怎麽在這裏混?

在黃臉漢子的呵斥之下,幾名腳夫將昏迷不醒的劉振聲、張文達擡到藥棧,趕緊熬了湯藥,給這兩人灌下,就見兩人身體猛地一顫,嘩的一聲噴出一口紫黑的淤血,又昏睡了過去。

黃臉漢子笑道:這口淤血噴出來,這兩人也就得救了,老板回來後知道這事,說不定會給大家加薪的。

正說著,一個腳夫疾奔而入:大哥大哥不好了,義和拳派人來下拜帖了。

說話間,門外已經走進了四條壯漢,身穿褐衫,頭裹紅巾,背後各插一柄雪亮的鋼刀,進來後四人往黃臉漢子面前一站:萬裏香煙撲面來,義和神拳得道仙。洪鈞老祖降神壇,扶清滅洋保江山。姓霍的腳夫你聽好了,義和神拳韓大師兄有令,命你即刻親手將擡回藥棧的兩名二毛子殺掉,否則,關聖帝君降壇,義和神拳大至,只恐你這家小小的藥棧,再也不聞半點兒孤兒寡母的哭聲!

聽了這話,黃臉漢子的臉色頓時一變。

因為義和拳匪的威脅太可怕了,再也不聞半點兒孤兒寡母的哭聲……意思是說,要將與這家藥棧有關系的人,統統趕盡殺絕。

【04.大俠霍元甲出世】

天黑之前,數千名義和拳匪從四面八方紛紛趕來,將那家小小的懷慶藥棧,團團圍住。

義和拳的大師兄姓韓,是個一身武藝、兩眼雪亮、膚色黝黑的漢子。他身披鮮紅的大氅,坐在一張椅子上,椅子兩側綁了橫杠,由十六名精壯的拳民擡著,拳民擡到距離藥棧門一箭之遙的地方,放了下來。

就見大師兄手略微一擡,數千名義和拳匪齊聲虎吼: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

全奉教,乃背天,不敬鬼神忘祖先。

男無倫,女惟奸,鬼子不是人所產。

如不信,仔細看,鬼子眼珠都發藍。

不下雨,地發幹,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亦怒,仙亦煩,一同下山把道傳。

……大師兄手一落下,數千名拳匪齊整的吼叫聲,如同被刀削過一般,霎時間安靜下來。那死一般的寂靜,只讓人心頭生寒。

這時候韓大師兄終於開口了:臭扛活的,給老子滾出來!

吱呀一聲,藥棧的門開了,那個救了劉振聲、張文達的黃臉漢子,出現在門前。看他的神情分明是有幾分畏懼,他兩手垂下,低頭站在門口。韓大師兄不屑地斜看著他:臭扛活的,你叫什麽名字?

黃臉漢子好像是嚇壞了,聲音低低地回答了一句。

韓大師兄大吼一聲:大點兒聲,老子聽不清!

黃臉漢子提高了聲音,卻仍是有氣無力,聲音發顫:

霍元甲。

有分教:拳匪鬧直隸,教堂搗成泥。俠士避禍走滬上,留芳在青史。話說這位黃臉漢子,正是中國民間傳說中赫赫有名的津門大俠——霍元甲。

現在說起霍元甲,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已經構成了我們經典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成為了中華民族尚武精神的象征。但傳統只是民族文化的價值取向,與歷史無關。歷史上的霍元甲,與傳統文化中的霍元甲是大相徑庭的。

實際上,霍元甲也是天津小南河人氏,所以劉振聲和張文達才會在拳匪的追殺之下,逃來投奔他。傳說霍元甲幼年時身體瘦弱,弱不禁風,本非習武的料子,可有一次他在河中捉到一只巨大的河蟹,煮熟吃掉,身體頓時強壯了起來,有了力氣,他就去天津城裏找工作,恰好懷慶藥棧正在招募扛麻包的腳夫,霍元甲應聘成功。他從此就在河邊扛活,但因為他的力氣特別大,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腳夫中的老大,再加上藥棧老板農勁蓀對他高看一眼,所以腳夫大佬霍元甲,此時已是天津的一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