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

範質和鄭渭走了以後,張邁變得越來越煩躁。一開始,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煩躁,思緒不斷地跳動著,想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想起了很多很多的人。

日落山坡,夜幕降臨,馬小春送來了晚餐,張邁卻是食不知味。

……

在安西唐軍東征時期,處處充滿了危險,但那時候的生活是多麽的痛快,多麽的豪邁啊!

張邁與老郭老楊、小郭小楊都可以很爽快地將自己的一切托付出去,莫說兵權,就連性命都可以交托出去!當老郭覺得張邁更加合適,交出自己的最高領導權時毫無二話,就是以自己的老命作為斷後的代價也是甘之如飴。

那個時候,大家對此都覺得理所當然,可隨著一步步的東征,在已經無限接近成功的時候,為什麽有些事情卻變異了?

……

張邁一步步地回想過去……

在安西唐軍萬裏東征時期,唐軍的最高權力並沒有什麽誘惑力。安西唐軍的領袖們幹得比士兵們還累,戰鬥永遠都在最前線,危險並不比士兵們少,而享受上,卻不見得會比普通人多。但是現在,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一個橫跨萬余裏的龐大帝國逐漸形成,在可預見的未來,掌握了天策大唐的最高權力,就是掌握了這個世界最大的權力!

掌握了這權力之後,他們也將擁有一切——金錢、美女、土地、名馬、寶物,只要是想得到的東西,他們就可以得到。

張邁如果願意,他可以將千裏草原辟為自己私人的獵場,用金珠寶玉壘起一座輝煌的宮殿,用各族美女建起一座大大的後宮。

現在張邁是沒這麽做這些,但他在套南地區命令一下,陜北數州之地就變成無人禁區,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但這就是權力,是這個世界上比金錢、美女、土地、名馬、寶物更加令人瘋狂的東西。人為了這個東西,可以不忠,可以不孝,可以不仁,可以不義,可以背信,可以無恥,可以為所欲為!

這也是範質和魏仁浦一直要求確立禮制的原因——禮制確立的背後,是一種身份認同的確立,身份認同的確立,就是政治秩序的確立。當初劉邦打下天下之後,卻沒什麽文化,所以一拋開手將政治秩序的建立交給了儒門宗師叔孫通。範質魏仁浦倒是想做叔孫通,可惜張邁不是漢高祖。

張邁有張邁的想法,他歷史書讀的不多,但畢竟不是淮泗邊上一亭長,穿越千年的他擁有這個時代的人所沒有的眼界與想法。

他要建立的國度,不是範質魏仁浦所能企及的國度;他要改變的世界,也不是範質魏仁浦所能想象的世界。

但此刻,歷史卻頑固得就像一個不肯作出任何改變的老人,將一道本來要橫亙在趙宋面前的壁障,硬生生橫在了張邁面前。

老家夥仿佛在用一種陰沉的聲音對張邁說:你想要得到這個時空的天下麽?那就順著歷史的慣性來,按照這個時空應有的規則來!

……

張邁不懂歷史,再世為人和東征的經歷,讓他的欲望也和其他人不大一樣。很多東西他要求不高,但這不是他品德高尚,只不過對他來說,有些東西並不是那麽重要。

在東歸的道路上,老郭老楊曾給他講述許多歷史掌故——當然主要是唐朝的,除了大唐之外,這兩位老武夫對歷史懂得也不多。到了河西以後,隨著一批中原知識分子的加入,如範質魏仁浦等更是常常給張邁講述過往的歷史,這個時代《資治通鑒》還沒出現,但範質魏仁浦本身就是兩個會走路的書櫥,他們從漢,到魏晉,到南北朝,尤其是到隋唐,尤其是安史之亂以後,為張邁講述得特別詳細。

然後不懂歷史的張邁就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朝代,都在糾正上一個朝代的弊端,但在糾正的過程中,卻又總是陷入另一個弊端。

比如東周諸國混戰,受盡苦難的人便渴盼著一個大一統的出現,天下分裂變成一種罪過,結束混戰變成共識,於是大一統出現了,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個空前未有的專制生態,不但統一國家,而且統一了精神,自由活潑學術爭鳴從此不再擁有;又比如中唐以後,軍閥割據讓國家陷入無窮無盡的苦難,整個國家的人對於武人都失去了起碼的信任,“武夫是危險的”,限制武人權力也正在變成一個共識,於是在範質還不知道而張邁卻很清楚的歷史進程中,一個武人沒有任何地位而由文士掌權的懦弱宋朝將會建立,從此軍人失去了權力,但國家也失去了真正的軍人。

壞的東西一旦形成就難以破除;而好的東西一旦失去又極難恢復。

……

其實張邁早就已察覺到這次的流言蜚語,只怕有境外某些有心人的推動,盡管流言的殺傷力不會那麽快就顯現出來,這場決戰,未必就會因此就受到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