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食敵而肥

馬繼榮心道:“張大都護孤身以赴新碎葉城,一年之內轉戰八千裏,破回紇,克疏勒,威懾諸胡,成就如此霸業,非只人力,此亦天意,今番看他言語必然是有備而作,一旦成功,往後龍飛九天,不可限量,我若有心依附,現在就得決定。”

因此便不再說場面話,認認真真地給張邁分析道:“大都護,曹氏之歸義軍,已非當年張氏之歸義軍。當年安史之亂以後,吐蕃趁我大唐內虛,攻入隴右、河西,先後攻陷涼州、甘州、肅州,河西節度使遂逐步西移至沙州,孤守待援二十年方才陷落。河西人才之大聚於沙州,實由此肇始。”

大唐在河西走廊的州縣設置,自西而東分別是沙州(治所在今敦煌)、瓜州、肅州(治所在今酒泉)、甘州(治所在今張掖)、涼州、蘭州,就文化沉澱的深度與人才的數量質量而言,當然是越靠近中原地區的文化沉澱越深、人才數量越多越好,這是由於越往東離中原越近,受到大唐中心的文化、教育的滋潤就越大,尤其涼州是河西節度使所在地,乃是河西走廊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吐蕃人先攻入作為河西節度使所在地的涼州,河西軍民來不及向東退入陜西地區,反而被迫西撤,先退到甘州、肅州,最後退到了原本是整個河西地區最偏遠的沙州,在這個過程中,相當於是迫使這一時期整個河西地區的漢人精英大部分集中到了沙州地區,從來有人才的地方就有創造力,人才的西移導致了甘、肅、涼諸州在此後百年中日漸殘破,反而是沙州地區日益興盛,成了河西走廊的菁華之地。

河西走廊的這種人才分布變化,與安西四鎮郭楊魯鄭四家不斷西遷的變化也有共通之處,張邁聽了不住地點頭,道:“原來如此。”這段時間來安西唐軍也用各種手段探查到了不少關於河西的情報,但都是零零散散,由一個深悉河西歷史與現狀的智謀之士提要鉤玄地敘述這個地區的局勢,這卻還是第一次,因此張邁聽得十分用心。

馬繼榮繼續道:“只因沙州有了如此根基,所以吐蕃雖然一時攻克了城池,但漢人的復國之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沙州陷落之後約六十年,吐蕃勢力稍衰,漢家豪傑馬上反擊,於大唐宣宗大中年間出了一位英雄揭竿而起,趕走了吐蕃守將,一舉規復了沙州、瓜州,河西諸州百姓聞信紛紛響應,此勢猶如東風送野火,數年之間,席卷瓜、沙、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十一州之地,後又收復了涼州。”

張邁以往都是自己振奮別人,這時卻被歷史上這位英雄的壯舉所振奮,慨然道:“這位大英雄,想必就是張義潮公了。”

“正是!”馬繼榮道:“歸義軍全盛之時,轄境跨有十二州之地,民戶百萬之眾,其中西州、伊州,便已是今日高昌回紇的半壁江山,今日高昌回紇號稱西域強國,但與全盛時期歸義軍相比卻是遠遠不如了。”

那是河西漢民在大唐衰退以後的一個重新吐氣揚眉的時代,只可惜,這次重振持續的時間只維持了三十多年,隨即又陷入了混亂。

馬繼榮嘆道:“只因中原未能復振,河西雖強盛一時也擋不住整個大局的衰勢。到我大唐大順年間,歸義軍內部發生政變,大將索勛篡位奪權,雖然張氏一族不久後便除掉了索勛,重立張義潮公之孫張承奉為主,但這次內亂已經讓歸義軍元氣大傷。這時吐蕃雖然也衰落了下去,但回紇卻強盛了起來,甘州首先被回紇攻占,跟著肅州也叛立不再聽張氏之號令。”

歸義軍的轄地,除了西伊沙瓜四州,其它州縣全部在甘肅二州以東,甘肅二州一被截斷,再加上西、伊二州也相繼被回紇侵占,則歸義軍實際控制的土地,就只剩下沙州與瓜州了。一個震駭一時的極強勢力,轉眼間變成了一個邊鄙小國。

“張承奉繼位以後,不甘坐困沙、瓜二州,因此便大肆擴軍,可惜他志大才疏,又於開平四年自立為天子,結果反而失盡了民心。他對外接連被甘州回紇擊敗,對內又搞得沙瓜百姓流離失所,最後還被迫認甘州回紇可汗為父,歸義軍之淪為回紇人之附庸,由此開始。那已經是近三十年內的事情了。”

張邁聽到這裏心頭微震,尋思:“大唐雖然衰落,但在漢人心目中的影響力卻仍是根深蒂固,我未穿越前那個時代離大唐有一千多年了,提起大唐來還是人人忍不住熱血沸騰,更別說現在了。張承奉敗就敗在過早稱帝,他一稱帝,再事擴張就不是為了國家的大業,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了,誰還會跟隨他?朱元璋那‘高築墻、廣積糧、緩成王’的九字要訣,張承奉沒學會,我可得牢牢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