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開荒大元帥

疏勒地面飄起了農歌,許多的田野的稻穗都沉甸甸的。西域這地方,如果天氣適合,灌溉充足,種出來的大米也是很好吃的,不過產量就讓張邁有些糾結了,農夫們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一畝地的產量還不夠兩石,差不多只夠一個人在和平時期一個月的口糧,張邁想想上一輩子所見所聞,動不動畝產千斤以上,自然覺得一畝不足兩石太少了,但楊定國等卻已經對這個畝產喜出望外了。

“唉,自己當初口袋裏怎麽就不帶上一把雜交稻種呢?”張邁想。

疏勒地區的稻田的種植面積約二十五萬畝,預計可以收成四十余萬石,莎車地區由於沒有誤了農時,大半的好農田已經種植了小麥並已收成,共收得了三十八萬石,另有三萬畝的稻田,預計也可收成五六萬石的稻子。

黍稷大麥以及雜糧的播種面積是水稻小麥的五倍,但產量肯定不如稻麥來得高,高產草料的種植面積又是雜糧播種面積的十倍,其產量則尚難估計。此外尚有大片未曾開發的天然草地,那些則是粗放型牧地的所在了。

鄭渭敲打的算盤告訴張邁,今年秋收如果順利的話,疏勒、莎車兩地可統計的糧食數量大概為兩百萬石左右,如果只算糧食產量,哪怕只是和平時期本地區的人口消耗,那也可以說是緊巴巴的,打仗就打不起來了——因打仗時士兵對糧食的消耗一般都在平居生活消耗的三倍以上,如果出征地區較遠,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地翻倍。

但幸好,疏勒地區的畜牧業並非農業的補充,而是可以與農業媲美的支柱,疏勒境內究竟有多少大牲畜(不計算豬)鄭渭也沒法確切統計,只能估摸,他告訴張邁大概有一百萬頭——不過實際上的數量可能遠遠超過這個估計。

從大宛地區和新碎葉城遷徙來的新民,善養家畜,主要是馬和羊,疏勒地方的唐裔農夫則善養豬與家禽,三大族群混居以後,互相傳授經驗,在疏勒地面上慢慢形成了一種復合式的農牧方式。他們將糧田與草田區隔著種,上等草料喂馬,中等草料喂羊,草料末就丟在田裏任其腐爛,養了家畜家禽,分辨全部下田還肥,這些族群聚居的地方是疏勒地區單位糧食產量最高的地方,不過這類的精耕細作尚待推廣。

作為特使,張邁大力提倡食用奶類制品與蛋類制品,將肉食與蛋奶混合米面雜糧,除了大大改善民眾與士兵的飲食結構之外,那些適宜運輸的糧食也可以節省下來以備軍需。民部的一些婦女正在張邁的啟發下研究如何制造速食面,大宛地區搬來的新民則貢獻出了制作肉脯的技術,這些看起來很微小的技術張邁卻很重視,因為會對往後的戰爭產生相當大的助力。

“這個年關,能過去了。”鄭渭說,“到了明年,我們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因為楊定國已經在疏勒界出了大概五十萬畝的備用耕地,在莎車則界出了十五萬畝。

疏勒地方很大,其可待開發的耕地數目其實還是蠻可觀的。

“那就是有七十五萬畝了!”張邁叫道:“如果全部用來種植稻麥,那我們的稻子和小麥的收成,豈不是可以一下子增加將近兩倍?”

“沒那麽多!”楊定國道:“這七十五萬畝田地,能用來種植稻麥的不過三分之一,此外今年的稻田麥田,有三分之一要空出來荒置保養地力。還有這些新田就算開發出來,也需要人手來種植,這人力也就成問題了啊。”

張邁笑道:“我們不是有許多奴隸麽?”

“那些人,大部分種田不大行的,而且又喜歡偷懶。”楊定國說:“通常得是由我們的老練農夫在旁邊手把手地教,人盯人地監督他們做,通常就算是奴隸中的壯漢,一個也還抵不上半個,而叫他們獨立去耕田,暫時來說是不行的。尤其是在老田畝上,在很多地方乃是精耕,這些人就更不行了。”

張邁點了點頭,知道如何調動這些奴隸的積極性也將成為一個問題。

“副大都護不要老說消極的話,”鄭渭笑道:“就算七折八扣的,我估計明年咱們疏勒的糧食產量,也可以比今年增加四成。不過這裏頭有個前提,就是副大都護界出來的七十五萬畝新田能夠開出來。”

四成,算算也有八十萬石糧食啊,那可也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

張邁叫道:“那還等什麽!現在就去幹。”

說幹就幹,當天便召集全軍,將葛羅嶺以東、溫宿以西的八成士兵解甲屯田開荒,只剩下兩成防守各處要害,又投入了大量的奴隸,就連婦女兒童,也都發動了幫忙。

這次是農忙與開荒重疊在一起的行動,所以其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

所謂的七十五萬畝農田,並非連成一片,而是東邊一塊,西邊一塊,這時或長著青草,或長著灌木,或者就是一片濕地,一眼望去啥也不是。將人手分配下去,仍然用主將負責制,一個府的士兵將配備若幹老農作督導,同時安插一千五百個奴隸,兩千匹劣馬或者牛、駱駝,負責開荒兩萬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