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兩筆賬(二)

回紇派了個使者來招安唐軍,郭師道聚眾商議,大都護司馬劉岸主和,安六、楊易主戰,爭執不下。

張邁留神軍帳中與會者的神情,見眾人都還在沉吟。來到這個世界已有幾個月了,如果說之前幾次聚會張邁和唐軍之間還有一種見外的感覺,這時他就已經覺得自己是這個團體中的一份子了。他甚至覺得,大家並不太將他當欽差,而將他當親人了,面對朝廷派來的上官時,人們總傾向於將自己的一些感情收斂起來,而這時一些裏老臉上的憂慮之色也沒有掩蓋。

副大都護楊定國點了大都護倉曹參軍事郭太行問:“如今咱們的存糧,還有多少?”

郭太行說道:“省吃儉用,也只能支三個月。除非是一邊打漁采集,一邊種田牧羊,才熬得到來年的收成。”

楊定國又問:“若是打仗呢?”

郭太行皺起了眉頭,好一會才說:“若是打仗,回紇人都不用打,只要堵住進軍的路線,再派輕騎騷擾,讓我們沒法安心種田牧羊,餓也把我們餓死了。”

眾人一聽,臉上都有了懼意,楊易道:“若回紇知道我們的虛實而這麽做,我們確實危險,不過他們未必就能對我們知己知彼!也未必就能像郭倉曹這樣定下策略。再說咱們也不是現在就要去和回紇打仗,咱們大可先休養生息一段日子,待儲備足了糧草再行動。”

楊定國冷冷哼了一聲,道:“若我們不答應回紇人的和議,新碎葉城這裏是別想再住下去了!”問安六:“若我們撤往你探到的那個河谷,來年收成如何?能有多少盈余?”

安六苦笑了起來:“那個河谷地方比這邊狹小,河水凍冰時間比新碎葉城這邊要長二十來天,水土也不如這邊肥沃,再說那裏還未開墾,哪裏就那麽容易種出糧食來?總得一年年地開荒,不過就算把軍部的士兵也全部投進去,我估計也得有三年時間,所造田畝的收成才能達到新碎葉城今年收成的六成,哪裏還能有什麽盈余。”

張邁聽說要將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農事當中去,那還哪裏有時間進行軍事訓練?好幾個裏老更是同時驚呼起來:“三年?六成?”

郭太行道:“那不是連肚子也填不飽了?”他執掌倉曹已經三年,自然清楚新碎葉城城郊每年所產谷物的也只剛好讓安西軍民填飽肚子,每年都還得依靠放牧、打漁等補充食物,才能節省下兩成糧食來備戰備荒。也就是說,新的居住點要想提供給唐軍充足的補給,糧食產量至少要達到新碎葉城的八成左右。

“這就是了。”楊定國道:“若我們拒絕回紇人的議和,要打仗,打不起,要遷徙,這裏的老弱怕有一半得餓死。”

張邁聽到“有一半得餓死”心裏也是一揪,他出生於物質大豐富的年代,所謂餓死人只是在書上看到過,卻實在有些難以想象糧食缺乏到餓死人是什麽樣的場景。但現在他卻要親身面臨這樣的困境了。如果真有個相識的朋友在自己身邊活活餓死,自己又該怎樣面對?

帳中許多裏老更是都低下了頭,張邁所無法想象的慘狀,他們卻是親身經歷過的,安西唐軍上百年來艱苦支撐到現在,已經養成了“先少壯後老弱”的傳統——凡遇到危難困苦,總是老弱給少壯讓路,這種傳統,正如面臨絕境的鹿群,其老弱會跳崖自殺將生機留給青壯者一樣,如果唐軍真到了糧食奇缺的地步,唐軍中老弱的口糧也會首先被砍削,哪怕他們將因而活活餓死,也得將口糧省下來留給能夠支持大局的壯年,以及代表著未來的孩子!因為若不是如此做,就無法保證這個集體存活下來。

實際上,幸存的這些老人中,有好些都曾親眼見到他們的父祖為了保護他們而死於刀劍之下或饑餓之中。

“但我們要是與回紇議和,就能仍舊留在這裏,種田養牧,回紇人要的那點貢物卻實在不算什麽,才五百頭羊,一百匹布,十匹馬。”

楊定國給大夥兒算了一筆賬,就算扣除掉給回紇的貢品,剩下的財物也會比西遷重新開荒來得多。

“這第一年我們勒一勒褲腰帶就挺過去了,第二年必然就有了盈余,三年可以溫飽,五年可致小康!且回紇人又許我們到八剌沙滾貿易,我們的婦女善能制作衣物鞋帽,我們的陶器鐵器,也都比胡人們造得好。所以我們的貨物到了那裏必能脫售,換羊換馬也好,換皮毛也行,再則不用打仗,錢糧也會積聚得更快,我料不出十年,咱們的新碎葉城又能矗立起來,那時候肚子吃得飽飽的,手裏又有了錢糧,就可進可退了。”

他口中說著說著,到後來眼睛小小地眯了起來,仿佛透過那道狹小的眼縫看到了十年後那個比焚城前更加繁盛的新碎葉城:城門人來人往,市集上堆著從八剌沙滾、疏勒、怛羅斯甚至撒馬爾罕、於闐來的貨物,今日的少年已經長大成人,新一代的孩童也已經出生,他自己老得得拄著拐杖才能走路,卻搬了張藤椅,在太陽底下懶洋洋地躺著,看著旁邊孫子戲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