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舊世落幕

建州朝鮮的形勢演進太快,英華上層也沒想到“建滿”垮台會這麽利索,事後分析,應該是這二十年裏,建滿權力爭鬥翻來覆去,變化無常,而族爭血脈論和大同新義這兩股思潮湧進去後,更將舊世人心依憑粉碎殆盡。

除了最上層的一些人,建滿政權機器的中下層已經完全喪失機能。高朱二人舉起最時髦最激進的道義大旗,營造了一股人心大勢,建滿一方已成沙樓,應風而解。

不過高朱二人能這麽順利成事的原因,還在於英華的態度,英華若是更敏感一些,就只是跟韓國、燕國和日本長州藩遞個眼色,再稍稍約束遼東方面,高朱二人別說起兵舉義,恐怕吃飯都會成問題。

未央宮裏,深入討論前,李克載帶著眾人作了如此檢討,定下了這樣一條原則:就算要放任,也得保證事態一直在英華掌控之中,不能再像這次,大變之後才醒覺。

聽李克載這隱隱有推翻皇帝定策的結論,袁世泰有些擔心地問:“陛下知道此事了嗎?”

回想父親在學堂中的教誨,還有遞給自己那本《論文明》的用意,李克載搖頭道:“不清楚,父皇既讓我監國,我總得有所擔當,若是父皇另有它意,到時再論不遲。”

李克載這個態度跟以前有所差異,眾人微微凜然,趙漢湘沉吟片刻,點頭道:“確是如此。”

作為軍方中樞的代言人,趙漢湘的表態就像是路標,袁世泰、陳潤、劉旦沒再想著去找皇帝表態,同時拱手稱喏。

大英一國的軍事和外交大權,就在這一瞬間完成了轉換,落到了李克載身上。而這樣的轉換無比自然,自然得沒人覺得有什麽變化。

立下了這個原則後,建州朝鮮的應對之策也很快出台了。英華沒必要去趟這灘渾水,但是建州朝鮮高舉的大同新義卻是英華不容的,因此在台面上必須譴責,並且擺出相應的敵對態勢。

通事院將發表文告,將建州朝鮮人民大同共和國列為“非義之國”,斷絕與建州朝鮮的民間商貿往來,組織國中輿論討伐建州朝鮮的大同新義,總帥部向遼東大都護府發布戒備動員令,樞密院也將組織義勇軍加強邊境巡守。

這是明的一面,暗的一面,由通事院和樞密院北洋司通過北洋公司以及燕國的關系,跟盤踞在苦夷島上的東滿接觸,推著他們表態,討伐建州朝鮮斷絕建滿愛新覺羅血統的“罪行”,由此主張建州朝鮮的統治繼承權。相關諜報機構將扶持東滿勢力與建州朝鮮新政權下肯定會出現的敵對勢力接觸乃至融合,為下一次“翻鍋”作好準備。

除此之外,英華對建州朝鮮就再無實質的敵對行動,甚至默許高朱二人的提議,通過仁川港繼續保持商貿往來,英華之前在建州朝鮮的投資合作,也由新政權代替舊政權,繼續實施。而新政權為表恭順之心,獻上的海關特許權和礦產壟斷權,英華也一一笑納。

“只求不被征討,似乎不必付出這麽大代價吧……”

陳潤對高朱兩人將姿態放得這麽低,割出的肉這麽肥美有些不解。

“這是在為之後的罵戰提前付款,話雖沒明說,意思卻清楚得很。他們二人鼓搗起的大同新義,沒有外敵可立不起來,而我們英華當然是絕佳的標靶。”

袁世泰看得透,一句話就點破高朱兩人的用心。

身為單純武人,趙漢湘很不理解:“他們若是舉我們英華的天人大義,不僅青史留名,也能得權柄,還不會有基業之憂。為何非要鼓搗什麽大同新義,冒著絕大風險,在我天朝眼皮子底下走鋼絲?”

李克載嗤笑道:“天人大義是求公利,舉起了天人大義,大家都可以自此大義中求利,他們還怎麽求自家私利?”

陳潤皺眉道:“他們所倚的大同新義,號稱也是天人大義一脈,而且還是超於我英華的新世正義,例如……不要皇帝,這一條跟早年我英華的三賢一流不謀而合。”

劉旦冷哼道:“不要皇帝,就來了人民?他們高朱二人,沒有皇帝之位,其權卻遠勝皇帝!當年建滿要開國,永和皇帝也不敢獨自跟我們密約,都得跟朝臣討論好了再來談。他們二人可是利索,根本不必在意國中人心。”

趙漢湘大致明白了,皺眉道:“他們就不怕咱們抖出底細?”

袁世泰等人同時詫異地看住他,李克載撫額道:“趙叔啊,咱們為什麽要抖出底細?”

劉旦精算,眼珠子一轉就道:“高朱二人讓出的建州朝鮮之利,每年所得,足以養一個紅衣師……”

趙漢湘眼角一跳,臉色驟冷:“今日所議都是絕密!誰泄露出去,誰就得上大判廷!”

包括李克載在內,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