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

兵丁圍了義學好些日子,夫子對這一日的到來早有預料,可這些七八歲到十三四歲的學生卻壓不住情緒,更壓不住疑惑。

稚嫩的嗓音響起:“夫子又不是殺官兵的紅衣,為什麽要抓夫子!?”

夫子呵呵輕笑,一邊整理自己衣冠一邊道:“倒不是單獨針對我,不過呢,在這大清國某些人眼裏,夫子我這種人比紅衣更可恨,紅衣只是殺官兵,夫子我卻是殺人心。夫子此去,一別無期了。”

已有學生哽咽出聲,夫子這話他們有些印象,在這座小鎮裏,英華來的醫生還沒什麽,天廟的祭祀和義學的先生,都是當地官老爺、秀才舉人老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之前是攝於南北局勢,不敢明面上為難,現在紅衣快來了,那些人要跑路了,跑路前當然要下毒手害了他們恨之入骨的人。

為什麽夫子會這麽招人恨,夫子說得有些玄奧,有大一些且早慧的少年道:“夫子是說,他們覺得夫子在蠱惑我們,想讓我們也投了英華,反這大清國?”

夫子緩緩搖頭:“不,他們是恨夫子幫你們擦亮了眼睛,讓你們能直視本心。”

看著這些孩童乃至少年,夫子深呼吸,平日一直壓在心中的話語噴薄而出:“夫子今日要告訴你們,英華於你們,不是投不投之事,英華本就是你們的國家。紅衣來時,是迎你們入國,而不是逼你們從什麽大清轉投。”

學生們愕然,夫子繼續道:“你們總當夫子是他國之人,可夫子卻從未當你們是外人,夫子為什麽要教你們讀書認字?因為你們是夫子的同胞,是的,我們都是華夏之人。英華是華夏歷代延續而下的又一朝,是華夏大義下的正朔之國。”

他指向學生們的頭頂:“大清的官老爺時時來這裏講什麽《聖訓》,開口閉口就是滿漢一家,大清也是華夏,可你們摸摸自己的腦袋,那上面的辮子是華夏的東西麽?”

這不必摸了,如古人躍然出畫般的夫子就立在眼前,學生們對自己,對家人頭頂上的東西早就引以為恥,能有機會就罩上帽子。

“英華紅衣剃發,如趙人胡服騎射,那是武人之事,除此之外,我華夏數千年來,衣冠發式從未變過。百年前,滿清入中原,讓華夏億民作滿人發式,再講滿漢一家,一家確是一家了,滿人是主,華夏為奴。這大清國,絕不是華夏之國,不是你們的國!”

“這道理本是不言自明的,可架不住滿人和漢奸百年灌洗,北方人都將這清國當作自己的國,當我華夏之國北伐復土時,正有無數人受惑於此,要舍命保衛清國,他們為什麽記不住,百年前的祖宗還在保衛大明,與清國不共戴天呢?”

夫子漸漸激動了:“英華國中都在說,山西一省皆滿賊,都是二韃子,不可救藥。夫子我,還有眾多仁人志士都不這麽認為。山西的晉商,明時裏通滿人發家,清時依附滿人吸血,這些人是要清算,要問罪的。可山西的老百姓卻不能一並視之,百年前,山西百姓反清之勢如火如荼,就如現在的紅衣一般,壓得清兵困守在太原孤城,連滿清的大同總兵姜瓖都迫於形勢,一並反清,你們的祖宗,無愧於華夏!”

“現在的山西百姓,就如你們一般,是被滿人和漢奸遮蔽了耳目,是被從小到大的蠱惑之言亂了是非,只要擦亮你們的眼睛,讓你們知得生來就該知的道理,你們一定會覺悟的!”

夫子兩眼亮晶晶,話語更攪得學生們心神激蕩:“當你們覺悟時,華夏就已重立在了山西,不必紅衣來,這裏就是換了天地,這裏就是英華!”

沉默許久後,學生們漲紅了臉,紛紛叫喊出聲。

“我們不是滿賊!不是二韃子!”

“我爺爺的爺爺當年還是打韃子的明軍,我爺爺說過!”

更有激動的招呼著同窗們:“不能讓那些二韃子抓走夫子,我們要保護夫子!”

夫子沉聲凜然地阻止著學生:“夫子從千裏之外的福建來,就已存了舍身殉道之心!夫子的道,就是能讓你們能知書達禮,能自力為人,再能正華夷之辯,豈能讓你們為護夫子而傷損?你們好好活著,才能成就夫子的功業!你們別擔心,夫子不在了,紅衣不久將至,那時還有新的夫子來,繼續教你們讀書做人。”

目送夫子出了教室,學生們哽咽難抑。

年紀小的學生還好安撫,義學大門口,十四五歲的少年學生們群情激憤,正跟綠營兵丁推推攘攘,不讓他們帶走義學裏的十多位夫子,而夫子們則竭力安撫著學生。

這些夫子多出身英華科舉的師範科,以教書育人為畢生功業,更毅然置身敵境,就為踐行南北一家皆華夏的信念。與國中其他人相比,雖還是一身酸氣,可大難臨頭時,一腔熱血竟也不輸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