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

聖道二十年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年份,太多的事情都擠在了這一年。

這一年的九月,東京龍門區國史館會堂裏,喧囂如浪,幾乎要掀翻屋頂,掌管館中常務的學士鄭燮再難忍耐,一反文雅之氣,如餓虎一般咆哮道:“一樁樁來!票決開始!”

即便是國史館裏保留著儒生底蘊的編修、檢討和學士們,也被聖道二十年這紛繁衍進的歷史給烘烤得心火狂湧。這些人身負編纂國史之責,除了按時間編寫國史綱目外,也要分事件分領域調查和撰寫更細致的史料。除了按照經濟、軍事、刑律等領域劃分的常項“課題”外,每一樁大事也是一項課題。

領到了課題,就意味著一樁名利,課題有經費,成文史料也奠定了學術根基,更是朝堂決策的依據,還可將不涉及保密法令的內容另編成書,公開出版,這些儒生們當然要打破腦袋爭到底。

眼見聖道二十年就要過去,政事堂撥下了大筆經費,要在第一時間總結相關歷史,國史館頓時也成了戰場。國政歸相、南北增約、西洋大戰、北庭大戰、出西域,大事太多,可國史館人頭也不少,大家各自選著自己感興趣和熟悉的領域,自然免不了撞車。

鄭燮拿出了變通辦法,各個項目先接受報名,相爭者在全館大會上自陳長處,再由常項課題組和領導們組成的評議團票決。

盡管這意味著無數的人情往來和暗中運作,但畢竟是在全館眼皮底下對決,責任也落不到國史館的領導上,在理論上也給了有才之人和後進新人一定機會,因此鄭燮的方案獲得了國史館學士們的一致通過,不通過可不行,皇帝都是以此為原則定宰相的。

首先就是國政歸相和政事堂改制,這項課題所涉的面太廣太深,非老於政務之人所能承擔。從中書省退下來的幾個老家夥組團亮相,道明了諸多優勢,例如跟第一二代首輔交情匪淺,深諳從天王府時代到如今的內政格局變遷,競爭者再沒底氣上台,這一項課題毫無爭議。

第二項則是南北之勢,出身白城、黃埔和龍門三學院的三派相爭不下,龍門派有南北相通的優勢,白城派跟通事館交情很好,黃埔派則說這事得更著重看民間財團,恰好,他們跟潮汕財團關系密切。

最終票決結果是白城派獲勝,黃埔派不服,指責白城派收買“評委”,鄭燮一句話就讓黃埔派再沒話說:“人家是陳潤的同窗……”

國史館寫史可不只是單純的文書作業,還要去采訪相關事件的當事人。盡管這事是國家任務,當事人不至於拂袖不理,但有私交和沒私交終究是兩碼事。不少當事人權高位重,有私人關系在,人家也不會敷衍了事。

因此到第三、四、五項課題,西安行刺案、第三次錫蘭海戰和進軍西域時,獲勝者毫無懸念,國史館裏跟西域大都護府長史劉興純,乃至西域大都護、西洋大都護這二位佛魔巨擘攀得上交情的人鳳毛麟角,而軍事方面還得跟樞密院軍史司打交道,如果不是樞相蘇文采熟悉的人,辦事也舉步維艱。誰有這些資源,誰就是勝者。

第六項課題引發了激烈的競爭,這也是國中正在熱議的大事,宰相薛雪牽頭,帶領國中三十四家銀行,三百四十七家票行以及六百六十二家民貸公司,組建英華金融總會。該總會置於政事堂、東西兩院和英華銀行的共同監督下,自身獨立運轉,統籌國中除國債發行外的一切金融事務。包括大英法幣的發行,貨幣匯兌以及貸款利率的管控等等。基本是將過去分散於皇帝、計司、西院和英華銀行的金融權集中轉交給金融總會。

此事是薛雪在宰相任期內立志完成的第一樁大政,核心要義是將過去由政府單獨承擔的貨幣信用體系和金融管制任務,推給整個社會的商業體系來承擔。政府要做的僅僅只是綜合兩院的民意和英華銀行的專家意見,以法規進行宏觀調控。

此事的全貌太過復雜,僅就貨幣一面來看,當金融總會順暢運轉後,過去的聯票就會變成真正的法幣,英華將步入金銀復位制的信用貨幣時代。而一般國人的理解則是,英華要全面回歸宋元明的紙鈔制,因此國中人心正有些動蕩。

政事堂正發動輿論進行廣泛宣傳,紙鈔是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定出現的產物,人們要以興利去害的心態對待。宋元明三朝,紙鈔為何害人,是因為發行機制的問題。發多少,怎麽兌換金銀,都是政府空口白牙說了算,供需不對稱,沒有約束,相關的管理技術也不成熟,當然會出問題。

而英華的紙鈔發行機制,則是把權力交給了代表整個商業體系的金融總會,發多少,怎麽兌換,政府說了不算,得看整個社會的需要。東西兩院和政府要做的就是管控金融總會,盡量減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