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武死戰,文死難

韶州湞水碼頭,一名紫袍官員踩上踏板,向碼頭上聚著的人潮拱手道別。

“巴經略,江西就靠你了!”

“少銀子少糧草咱們一鄉鄉湊!怎麽也要把韃子趕出江西!”

“韶州義勇也是能打的,經略為什麽不要咱們!?”

因清兵江西大動,廣東巡撫巴旭起被緊急委任為江西經略,統管江西防務。十一月二日領命面君,當日出發,三日就到韶州,在韶州布置好後方轉運之事,繼續北進,才是十一月六日。一路風塵仆仆,毫不停歇。

田文鏡犯建昌府僅僅只是雍正南侵的前奏,這事不僅《中流》說得仔細,其他報紙的焦點話題也都從邊壽民的洛參娘飛天圖轉到了這上面,戰雲陰影終於罩住了一國上下。巴旭起前往江西,數千韶州民眾自發聚到了碼頭上來送行,還吵嚷著要出力出物,感動得巴旭起紅了眼圈。

“國家養官養兵,就是用在此時,若是官兵都頂不住了,諸位鄉親再出力不遲。陛下有言,民眾鄉親,各安其道,各守其職,就已是出了大力……”

壓住翻騰的心緒,巴旭起安撫了眾人,乘船朝北急進。

巴旭起格外感慨:“若是昔日國民,也能如今日一般萬眾齊心,神州又怎麽會陸沉於建虜……”

幕僚卻道:“往日國民未必心異,廟堂諸公卻從未心齊,這才是失國的關鍵。經略此去江西,跟主政廣東可不同,事涉軍政兩面,還不知江西大員是什麽心思。”

英華地方體制現今依舊是兩套並行,兩廣、福建、貴州、湖南、雲南幾省是政務為先,巡撫主理。而在四川和江西,因為占土不全,都是安撫、招討和防禦三使分管軍政。巴旭起這江西經略,就是架在三使的頭上,統領各方,協調資源。幕僚的擔心,也是巴旭起的擔心。

英華動兵,都以軍領政。例如南洋和西北,都有大都督和都督統管。但江西方向,朝廷一時無大軍可調,就只能以政統軍。江西的三使如果不齊心,這仗可不好打。

十一月九日,巴旭起趕到贛州,然後發現自己的擔心全無必要。

“經略來了,咱們江西的事終於好辦了。”

江西安撫使是侯同均,早年天王府時代的知縣,那一屆的知縣,都曾遭過李肆的嚴厲調教,以天子門生自居,彼此也當是同窗,交情很好。現在巴旭起從廣東而來,壓在了侯同均的頭上,侯安撫不僅沒有不滿,反而如釋重負。

巴旭起看得出,這家夥怕是幾晝夜沒睡了,兩眼腫得跟熊貓似的。

“陳防禦正率衛軍往援建昌,貝招討去了臨江府峽江縣,提防田文鏡的後手,韃子的武昌大營也有大動。看《中流》報上說,雍正的西山大營正分批南下,到明年年初,怕有二三十萬大軍壓到江西,經略,朝廷許了你多少人馬?”

侯同均滿懷希翼地看向巴旭起,後者苦笑搖頭:“年初?怕是一兵未有!官家有言,會調回三五個新編師,可那是分在湖南、江西和福建三省,而且年初未必會到。”

侯同均楞了片刻,昂首望天,淡淡道:“明白了,朝廷顧著南洋和西北的大局,咱們就只能盡棋子之力……”

巴旭起還想勸慰,侯同均卻道:“經略勿多心,咱們為官之人,不都是這般權衡輕重麽?同均非怨朝廷,而是聞得朝廷底策,心中豁朗……”

他看向巴旭起,語氣決絕地道:“我大英開國,有死戰武人,無殉國文臣。經略既來了,還望坐鎮贛州,總領全局,同均要去吉安府督陣,此事經略可千萬不要搶!”

巴旭起心中激蕩,手下三使全都跑去戰場了!?

建昌府廣昌縣,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縣衙裏,知縣何聞瑞穿著一身典禮才用的大紅朝服,頭戴進賢冠,腰側掛著寶劍,手裏還握著短銃。在他身邊,不僅有通判等官員,還圍了一圈縣院的院事,都是一臉驚惶。

“諸位是民,平日納稅養官,已盡本分。田賊潛兵急進,來不及守城,本縣大勢已去,罪責在我,在縣中文武官員。本縣決意盡國事,縣民卻不必再作無謂之爭,徒傷性命。眼下就望諸位帶著民眾出城避難,若是走不動的,不願走的,到時就向田賊呈情。那田文鏡以聖賢徒自居,希望他能以仁為本,不傷百姓。”

院事們淚眼相對,無奈地向這位三十來歲的年輕知縣拜別。在這江西,南北兩面已相安多年,廣昌又沒在邊地,對大軍來襲毫無準備。

田文鏡不知從哪裏探得了撫州府至廣昌的小徑,遣發數千人急襲廣昌。趁清晨縣城剛開城門之機,大軍一擁而入。縣中巡警和鄉勇拼死抵抗,但大勢已經無力挽回。

院事們剛走,部下急急來報:“林縣尉戰死,劉典史請知縣和諸位速速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