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一人,一教,一國(第3/3頁)

說到態度,範晉和蕭勝又很有默契地皺起了眉毛。他們跟李肆深有默契,早已清楚既定國策,現在可絕不是北伐的時機。但基於武人天性,以及下屬熊熊請戰之心,他們又滿心盼著北伐。要知道,英華大軍已經一年多沒怎麽大動了。之前交趾之戰,調動近半陸海軍,結果也只是場實彈演習。深究下去,武人待遇,這一年多都沒什麽大的提升,跟正搞得如火如荼的文官隊伍相比,往日的優越感正在逐步消減。

樞密院兩位知政糾結,中書省兩位中丞卻很決然,不能北伐!雖然有一些行業跳著腳地想將業務開遍整個華夏,恨不得滿清之地馬上就變為治下國土。但工商總會整體卻是堅決反對北伐,他們在交趾剛投了金山銀海,效益還沒顯出來。去收了滿清之地,空出的機會留給了誰?

絕不是他們!而是之前滿清治下的那些豪商,特別是兩淮鹽商,他們一卷,再把更北面的晉商招來,這國可就成了他們的國了。兩淮鹽商跟晉商,再加滿清其他豪商,財力絕對勝過現在他們英華商人,到時候國政不得不向他們傾斜,憑什麽啊?

門下省兩位侍中臉色都有些不好看,這也太直露了吧?北伐事不能就以工商事定!以民心而論,以本朝能否真得正朔而定,北伐自然是越早越好。至少復了湖廣四川江南,把住南宋時的國土,方才有一朝氣象。再說了,本朝以華夏正朔自居,卻老是窩在嶺南湖廣一帶,又怎麽向治下民人交代?

李朱綬幽幽來了一句:“今日報紙有些奇怪,工商自是反對北伐,儒黨的《正氣》和《正道》也反對北伐,而《越秀時報》、《士林》和新崛起的《賢語》則力主北伐……”

眾人默然,這的確是一番新格局。賢黨和儒黨,根底是一致的,但在此事上卻又有了重大分歧。賢黨圖謀為何?自然是得土越多,儒士越多,特別是江南,儒士如林。一旦得了江南,馬上就會有個江南黨,硬生生在朝堂割出一塊。而這個江南黨,最終會轉向誰?當然是賢黨!因為賢黨學思之根,就是江南的東林!

賢黨總是想著虛君,即便李肆矮下來不當君父,他們也不會停下遏制乃至分食李肆之權的努力。儒黨卻是想著把李肆重新推上君父。賢黨一旦勢力膨脹,工商一面的道黨固然要受制,儒黨也要受制,兩害相權取其輕,儒黨在北伐事上,一直是贊同李肆的既定國策。

這默然中蘊著的政治,蕭勝覺得格外頭疼,隨口道:“現在是什麽態度有用麽?那不還得看北面的形勢?”

北面什麽形勢?那自然是盤金鈴能不能安然無恙地回來。

蕭勝這一說,沉默更甚,眾人心中都道,現在是什麽態度,當然有用,誰想北伐,誰就該在心中禱告,盤大姑,請你為了我們,死吧。

廣州西關,田文鏡看看這座規模不大的天廟,聽布商遣來服侍的向導說,這是歷史最“悠久”的天廟,已有六年歷史,不由撲哧發笑。

他隨口道:“只要不是邪教,各路神佛我都會拜拜……”

身邊鄔先生搖頭:“天廟是沒神佛的,只有天位。”

田文鏡不怎麽了解天主教,愣了一下,微微惱道:“那這就是邪教啊,天能隨便祭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