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大躍進

蒸汽機……

有了蒸汽機,鐵路貫東西,落帆跨洲洋,一日三千裏。

這是做夢,但李肆相信,這般未來,在自己有生之年還是能實現的。第一台蒸汽機車頭在1804年問世,第一艘蒸汽船在1783年下水。現在雖然才是1718年,但李肆所掌之英華,在工業革命的科技樹上超前五六十年,怎麽也不算過分。對比眾多穿越位面的黑歷史,這點成就還沒壓上及格線。

眼下這1718年,該是還不可能蹦出成熟的蒸汽機。所謂“蒸汽機”,實際上經歷了好幾個階段,一般人津津樂道的“瓦特從蒸汽頂起了水壺蓋這個現象裏獲得了靈感,由此發明了蒸汽機”,其實是將一千多年的歷史,無數人的嘗試和努力,都濃縮到了瓦特一個人身上。就只論工業時代的蒸汽機,從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的“礦工之友”,1712年紐科門的同類產品,再到1769年詹姆斯·瓦特弄出外凝蒸汽機,1782弄出雙動蒸汽機,這才是後世人所說的蒸汽機:雙動往復式活塞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動力之源。

李肆對蒸汽機的渴求,已經從單純穿越黨的攀科技樹之舉,進化到了眼下國政現實的深刻理解。

蒸汽機意味著什麽?火車輪船都是其次,它意味著工業經濟有了鋼鐵一般的支撐點。在他治下的英華,為何資本膨脹,卻難以投到作坊之上?就在於沒有成熟的工業體系,無法大規模生產海量的工業品,比如棉紡絲織、包裝、建材,食品深度加工等等,特別是機械。

工業革命的本質,是以鋼鐵所造的機械來代替人工,形成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蒸汽機不僅為其提供了動力,還直接催生了機械、船舶、鋼軌乃至建築材料等等各個領域對鋼鐵的需求。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只有鋼鐵所造的機械等等器物,才能更耐用,更結實,更大,經得起蒸汽機所引發的更劇烈,節奏更快的能量轉化模式。這是個簡單的道理,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上了一個台階,承載能源轉換的部件、機械乃至環境自然要更堅固。

由此可以看出,在工業時代,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指標,不該只看它能生產多少鋼鐵,還要看它消耗多少鋼鐵,而且鋼鐵的消耗具體是分布在哪些領域裏。

就如現在的英華,雖然東莞機械在努力推動機械普及,力求在諸多領域實現機械化,但除了穩定的動力之外,鋼鐵這樁起點工業依舊不夠成熟。原因不在於產不出多少鋼鐵,現在有石祿的鐵礦,即將又有交趾的煤礦,煉鐵工藝也已經相當成熟,煉鋼也都用上了反射爐,焦碳工藝也是中國本有的,改良一下就好,只要他揮手,萬噸鋼鐵就會生產出來。

可生產出來之後呢?哪裏能用?槍炮、刀劍、護甲、馬車底盤,除此之外,就是什麽鐵鍋一類的生活用具,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對鋼鐵,特別是對鋼的需求,少得可憐。

蒸汽機和鋼鐵,是工業革命的雙生子,誰都離不了誰。現在英華鋼鐵工業水平已經超越了現實所需,整個國家就是個瘸子,就等著蒸汽機這一樁利器。

所以李肆會這麽激動,跟田大由和蕭勝一行人坐上馬車,風馳電掣,一路急趕到東莞機械公司的試驗場。試驗場四周已被黑衣禁衛帶著藍衣衛軍重重遮護,這件東西關系重大,保密自然是第一要務。

偌大荒地裏搭起了三座簡易棚子,田大由將李肆引向其中一座:“另外還有兩撥人也有了進展,但跟黃卓的比起來,感覺還差了不少。”

眼見一群人急急而來,那位他們已很熟悉的將作監知事田大由還居於陪位,朝中間一個年輕人匯報著,黃卓等人抽了口涼氣。

黃斐膽怯地戳了戳弟弟的腰:“那該是皇上吧,你這玩意行不行啊?銀子都是小事,要壞了皇上對咱們的印象,那可麻煩了。”

黃卓拍拍胸脯:“皇上的懸賞令又沒說要能做到十分!只說能是個樣子,證明這構想可以實現就好,就瞧好了吧!”

黃斐撇嘴:“別盡說大話!你之前搞的那個什麽自行車,別說拉貨,騎著空車跑上幾裏,不是累死人就是顛死人,害得咱們急遞行在湖南少賺了幾千兩銀子!”

黃卓撓頭,他確實在自行車上面栽了跟頭,騎那玩意太費力,拉貨是不可能的,也就在城裏騎騎招惹眼球而已。之後他還專門去東莞機械學堂買了《天理數度》(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鉆研力矩之學,又去了佛山鋼鐵公司當學徒工,偷師機械傳動,力圖改進自己的發明。

有關蒸汽機的懸賞,他一直都知道,但覺得那事太懸乎,沒怎麽理會。直到有一天幫著同鄉人造礦井用的抽水踏排時,才忽然感覺,那蒸汽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於是丟下了一切,開始琢磨這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