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我有金手指

米德正和田大由的兩條技術路線,李肆都有所了解。

米德正是傳統的拼接法,《天工開物》的記述就是如此。以幾根熟鐵條鍛打出一根短管,再以兩三根短管焊打為一根長管。這條路線的優點是可以造長槍管,而且分段槍管冷卻相對均勻,堅實程度有一定保證。但缺點也很明顯,槍管的質量由分段的焊接決定,而這焊接手藝全靠經驗,沒個十年以上的積澱,可出不來合格產品,這是所謂的精工路線。

田大由的流派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上說的鳥槍造法相近,也就是以雙層熟鐵板直接卷合。這個技術的優點是槍管不必焊接,但缺點是造不了長槍管,而且整管鍛造時的冷卻不夠均勻。造成管身前後質地有差別,冷卻差異太大的話,也很容易炸膛。

原本李肆在十來天裏造出百枝鳥槍的計劃,難點只是在鉆槍管上。可現在兩人這麽一爭,連造槍管都成了難題。如果兩人分開各幹各的,米德正拍胸脯說十天能拿出三十根槍管粗坯,田大由也報了同樣的數量,可瞧兩人如鬥雞一般互相瞪著的眼神,就知道這數目完全是鬥氣的結果,就算他們能拼出來,李肆對槍管的質量也沒辦法放心。

“我只有十來天的時間,沒功夫給你們的技術流派作什麽正統不正統的評判,現在只需要借重你們最基本的知識,大家結成一個整體來做這事。”

李肆看看圍著鐵匠鋪的一圈漢子,心說既然沒有蒸汽機,也沒有水力鍛錘,那就拿人力堆好了。

聽了李肆的安排,米德正和田大由兩人心裏都是一半火焰一半冰,在這之上還被疑惑的濃霧重重包裹著。

“不堆人力,那叫什麽大躍進……”

李肆再次檢查過自己的方案,同時從兩個爐頭那確定了沒技術上的明顯問題後,心裏這麽說著。

他的方案是不讓田大由米德正分頭自己打造,而是圍著一套工具攜手合作。而這套東西很野蠻很暴力,以前在鳳田村造炮的時候,何貴曾經作過炮芯的旋轉提取架,就用這個架子改造成人力鍛錘。用幾百斤生鐵當鍛錘,以人力推杆借助齒輪提升鍛錘,由此來整體鍛打槍管。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了槍管的冷卻不均,同時為後面直接轉用水力鍛錘打下技術基礎。

計劃裏,得用四五天來改造這套人力鍛錘,包括熔煉生鐵鍛錘,給傳動齒輪加上鐵皮,提升傳動效率,以及調整和加固架子,這部分工作有關鳳生和何貴來負責。

而具體的槍管鍛造技術,乃至鍛台,都用了田大由的技術。那就是雙層卷筒,外加中間有一個凹槽的平直鍛台,而不是米德正的圓弧內凹形鍛台。槍管在凹槽內翻卷鍛打,可以直接成型,這點小技巧,歐洲和華夏人都會用。

田大由不覺得是自己占了上風,因為李肆沒讓他負責細節執行。米德正有數十年經驗,讓他負責翻卷槍管,查看套在槍管內的鋼骨狀況,適時抽出鋼骨冷卻,等於是讓米德正負責品質監控。米德正自然更是不爽,他的技術路線被否定了,只能像燒烤師傅一樣,負責照管火候。

可兩人瞅了半天李肆畫的工藝流程簡圖,終於找回了心理平衡。田大由不說,他的技術路線得到了肯定,是最大的贏家。米德正也發現,不用自己揮鍛錘,每根槍管的質量都是自己在把握,這自然是承認了他在鍛槍管上的造詣勝過田大由。

“四哥兒……是從哪學來的這辦法?”

米德正不像田大由他們,已經習慣了李肆帶來的驚奇,他越看流程圖越覺得心驚。這套辦法,不僅將鍛打和卷滾分開了,還是連續不斷的作業。比如鋼骨需要冷卻的話,就換一根繼續,不像之前那樣停下來。而槍管鍛到冷下來的時候,就回爐加熱,繼續鍛打另一根。總之有爐工分班推動人力鍛錘,制造過程根本不需要停下來。

“有這套人力鍛錘,一百根槍管,還真是小事……”

米德正這麽感嘆著。

“四哥兒的學識,那是仙人傳的。”

田大由也早服氣了,這套流程轉起來,別說一百根,一千根槍管也是小事。

兩人不再爭執,也就在技術上撞出了火花。當李肆聽到他們倆想著在第一層槍管卷好後,裹上一層鐵絲多鍛一次,再卷第二層,李肆很是吃驚,這可是把造炮的工藝用在了造槍上啊。【1】

這建議李肆當然是點頭不已,等熟悉了這一套東西,未來用鋼絲纏徑造炮的技術,也就算打下了基礎。

田大由米德正都是專業人士,李肆將這套東西展示出來,他們就已經能看到,除開改造人力鍛錘的時間,鍛出一百枝槍管粗坯估計最多也就兩三天,算算這就是七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