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科技(三)

對於劉子雲這位樞密院右副知事,劉伯溫就不太好張口就噴了,斟酌片刻,拱了下手說道,“劉將軍此言,請恕伯溫不敢苟同!聖人門下,古來不乏舍生取義之士。他們只是心憂大道被廢,而蒙元那邊又言路閉塞,才特地趕來揚州,欲說服主公改弦易轍罷了。伯溫當初,做得也是同樣之事。然主公卻不怪伯溫狂悖,始終視如腹心!”

“那可不一樣!你劉伯溫畢竟跟大夥共患過難,且有保全揚州之功!”劉子雲素來有主見,怎麽可能三言兩語被劉伯溫說服?搖了搖頭,笑著反駁,“而他們,裏邊不少人都是被各地紅巾所敗,才畏罪辭官的吧!他們的前程被紅巾軍給毀了,心中豈能沒有恨意?他們連我淮揚大總管府之下百姓都不是,卻終日四處妖言惑眾,拉幫結夥,亂我軍民之心。就憑著他們的所作所為,說他們乃蒙元朝廷派來的細作死間都不為過,憑什麽跟你伯溫相提並論?!”

“劉將軍此言甚是!”軍情處主事陳基也早就看一眾老儒名流不耐煩了,不待劉伯溫繼續辯解,搶先接過話頭,“我淮揚大總管府不因言而罪人,乃是針對我淮揚官員百姓,他們這些人有什麽資格受此律條保護?若是按照蒙元那邊的規矩,他們即便不被抄家充軍,也早被剝奪了功名,站枷羞辱了。哪還有膽子私下裏拉攏人手,聚眾鬧事?!”

“的確!陳主事所言不虛!”內務處主事張松做過大元朝的官,對這群士子名流的底細最為清楚不過。撫了下掌,大聲補充,“都說聖人門下不乏舍生取義之士,但他們這些人舍得是哪門子生,取得是哪門子義?不過是發現在我淮揚鬧事,既無性命之憂,又可以快速揚名罷了!放在蒙元那邊,哪個敢如此造次。早一頓板子打下去,個個哭喊求告,發誓痛改前非了!”

“二位,二位大人也是儒林翹楚,相煎何必如此之急耳?”劉伯溫以一對三,當然招架不住。氣得狠狠瞪了陳基和張松二人幾眼,怒氣沖沖地質問。

“非相煎何太急,乃各為其主,各忠其事也!”張松跟他兩個素來就不對付,冷笑著接過話頭,大聲回應,“張某食大總管之祿,當然處處要捍衛我淮揚利益。而他們受的是大元的皇恩,念的是大元的好處,當然恨不得將我淮揚基業付之一炬!劉知事你到底應該站在哪邊,還是仔細斟酌一下為好!”

“你……”冷不防被張松狠狠咬了一大口,劉伯溫氣得直打哆嗦,卻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

他現在的確是朱重九的臣子,理應急自家主公所急,想自家主公所想。然而他內心深處,卻始終無法放棄浸淫多年的理學要義,不知不覺間,就會站在城中鬧事的那批讀書人之立場上說話。

正被憋得進退無路之時,軍情處主事陳基,卻又在旁邊沖著朱重九拱手:“主公,佛經有雲,行得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主公今日若對那些人多加寬宥,其必定會得寸進尺。萬一哪日圖窮匕見,屆時主公要處置的,恐怕就不是這區區二十幾人了!且主公也知,彼等視我淮揚若仇讎。雙方之間,根本沒有化幹戈如玉帛的可能!”

“主公,自古以來,亂世治國除奸,必須秉持重典。”張松得到了支援,於是口齒愈發機敏,“趙宋之所以失國,待士人太寬,乃至縱其亂政耳!且主公乃百戰立國,縱使現在就面北稱稱朕,也沒人能說出什麽話來。何必學那逼人孤兒寡母的趙大,拉攏儒生士子,以搏什麽仁義虛名?!”

到底是官場中滾打多年的人精,說出的話來,都每一句引經據典,每一句看上去都似乎恰如其分。

第一句話引自蜀漢丞相諸葛亮,他在劉備的支持下辣手打擊蜀中士紳豪強,才讓蜀國迅速安穩下來,並且在劉備死後還能繼續堅持數十年。

第二句話,則借鑒了北宋和南宋滅亡的教訓。在保衛汴梁和保衛杭州的兩個關鍵時刻,士大夫和讀書人的過分幹預,都沒起到什麽正面效果。反而讓朝廷自亂陣腳,給了敵軍可乘之機。

第三句話,依舊說得是趙宋。趙匡胤之所以對士大夫優渥有加,是因為其得國不正,所以怕讀書人們私下裏編排他。而朱重九的基業,是親手一刀一刀砍出來的,即便現在就當皇帝,也名正言順,根本沒必要想方設法討好全天下的讀書人!

整個樞密院中,除了黃老歪、焦玉和最近隨第二軍回揚州整訓的老伊萬之外,其他人都算得上是讀書人,因此對張松的話理解起來絲毫都不費力氣。很快,大夥就紛紛點著頭,滿臉佩服地附和道:“張主事所言有理,亂世必以重典。如果不及時處置了這些腐儒,難免有人會受其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