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戰前(上)

經過連續兩年多的摸索,朱重九的大總管府內部,早已有了一整套成熟的運轉機制。只要他本人做出了決策,各部門立刻就圍繞著這個決策開始行動,很快,兩份完整的應對方案,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第一份,是在假設徐壽輝的使者及時趕到揚州的前提下做出的,最小目標為打退元軍和倪文俊部的聯合進攻,確保天完政權不被徹底摧毀。以這兩個條件為核心,參謀本部拿出的應對計劃是,先派遣水師快速逆流而上,在長江和浠水的交界處紮下營盤。如此,便可以隨時切斷元軍和倪軍的糧道,令他們不得不回頭自保。

如果元軍和倪軍依舊不知道進退,則淮安軍派遣一個主力軍團,直接從水路進駐蘄春。與徐壽輝、陳友諒等人共同防禦天完政權的國都。並尋機給來犯之敵造巨大殺傷。待敵軍知難而退後,便可以順理成章地要求徐壽輝放棄帝號,重新與北方各路紅巾聯合在一起。

第二個方案,則是假設徐壽輝迅速敗亡,蘄州全境被叛軍和蒙元奪取為前提。淮安軍的戰略目標,也相應地變成了扶植彭瑩玉,讓他帶領南派紅巾退保池州。如此,長江南岸的彭瑩玉和北岸的朱元璋,則成為阻擋答矢八都魯和倪文俊二人順流而下的兩道屏障。再加上淮安水師,足以確保淮揚一帶短時間內的安全。

“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比如說讓彭和尚打回蘄州去,完全占領徐壽輝的地盤兒。”緩緩放下兩套方案,朱重九略帶著幾分不甘心詢問。

兩套方案看起來都有些保守,絲毫不像當年他領兵南下攻打揚州時那樣氣勢恢弘。而眼下他所掌握的兵力和錢糧,卻超過當年二十倍不止。

“啟稟主公,這是對我淮揚最有利的方案!”谘議參軍馮國用想了想,如實匯報,“臣等以為,彭瑩玉和徐壽輝二人,區別並不大。無論是誰掌握了天完朝廷,跟我淮安軍的關系,都不可能太長久。張士誠和朱重八兩個,就是先例。而我淮安軍出兵之後所面臨的形勢,卻非常復雜。且不說朱重八的地盤剛好卡在蘄州與揚州之間。南面的張士誠在我軍攻取集慶之後,也與泉州的蒲家往來不斷。”

“張士誠比朱重八還不可信。朱重八野心雖然大,卻不冒失。而張士誠卻是貪心不足,外加傻大膽兒!”蘇明哲用金拐杖敲敲地面,氣哼哼地補充。

這句話,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張士誠和朱重八二人在起家的初期,都得到了淮安軍的大力扶持。但這兩個人翅膀硬了之後,卻都果斷選擇了與淮安軍分道揚鑣。特別是張士誠,因為心虛,居然跟當年給了南宋最後一擊的泉州蒲家勾結在了一塊兒。已經完全忘記了當初起兵反元的初衷,敵我不分。

“主公,在紅巾群雄當中,我軍已經是木秀於林,實在不宜跨境作戰。且第七軍團尚未整訓結束,二、三、五三個軍團也正在休整當中。新光復各地,也未完全納入掌控!”在一片嘈雜的議論聲中,中兵參軍劉伯溫走上前,低聲提醒。

局勢已經變了,當年朱重九只是芝麻李麾下一員虎將,所以蒙元朝廷的主要征剿目標為劉福通和徐壽輝,其他紅巾諸侯也不會對淮安軍虎視眈眈。而現在,淮揚大總管府的實力卻已經躍居各路紅巾之首。非但蒙元將其視為第一鏟除目標,所以其他諸侯絕對不願意看到它繼續發展壯大下去。在能偷偷使絆子時的時候,絕不會將腿收起來。

此外,去年剛剛接納芝麻李留下的巨大地盤,今年上半年又一口吞掉了太平、集慶、鎮江三路。淮揚大總管府已經有些膨脹過快。如果還繼續毫無止境地擴張下去,早晚要遇到大麻煩。

劉伯溫和馮國用兩人的見識和能力,都堪稱當世翹楚。朱重九聞聽之後,立刻明白自己有些太貪心了,已經完全違背了自己曾經說過的,“廣積糧,多造炮,緩稱王”的原則。於是便笑了笑,點頭說道,“也罷,誰叫那邊距離太遠呢,咱們自己也沒強大到可以藐視群雄的地步。就先按照第一套方案去布署吧,讓吳良謀部立刻結束休整,到江灣港集結,隨時準備登艦!”

“是!”馮國用答應一聲,立刻提筆起草軍令。

“吏部抓緊時間,向集慶、太平和鎮江三地委派地方官員。這三地都是產糧區,最遲至冬小麥播種前,必須將各級衙門建立起來。”朱重九滿意地點點頭,將目光轉向逯魯曾,“盡量派有經驗的人去,別盡派剛剛選拔出來的新丁,他們太容易成為當地縉紳手中的玩物。實在不行的話,哪怕是從因傷退役的老兵中選拔,也比用了不該用的人強!”

“老臣遵命!”逯魯曾佝僂著腰站起來,大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