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沈萬三(四)

“那就有勞沈兄了!”朱重九笑了笑,嘉許地點頭,並未因為沈富的大手筆感到絲毫震驚。以他兩世為人的頭腦想來,既然沈富敢丟出十萬石米探路,實力當然不會太差。在淮揚商號和淮揚各地官府的全力配合下,將那些零散的投機商人打得血本無歸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輸了,才真正值得詫異。

這個動作看在沈富和施耐庵等人眼裏,卻愈發顯得高深莫測。未經過另一個時空商業社會洗禮的他們,可不知道什麽叫做股票、期貨,賣空賣空,風險對賭之類烏七八糟的東西。見朱重九面對幾十萬石糧食的大買賣,竟然眼皮都不眨一下,忍不住心中暗自感慨,“到底是成大事的人,胸懷溝壑,換了別人在那個位置上,怎麽可能如此淡定?”

通常賓主之間談到了這個地步,就該禮貌地互相告辭了。然而朱重九顯然不太懂這些,自己坐回了位子端起茶來喝了幾口,然後又打手勢請客人們也坐下。想了想,笑著說道:“其實沈家可以往揚州販運的,也不止是糧食。有一種東西……”

輕輕皺緊眉頭,他努力在自己的雙重記憶裏搜索,“有一種叫棉花的東西產自天竺那邊,不知道沈兄見過沒有?應該和現在民間種植的小棉長得差不多。但植株要高一些,好像是多年生,就是種一次可以用很多年的那種!”(注1)

一邊說,他一邊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案上勾畫。雖然用了很多另外一個時空的術語,但好歹讓沈富最終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總管說的是木棉吧,倒也不用去天竺,廣南和雷州那邊就有。只是此物比較嬌貴,遠不及小棉容易種植!”沈富想了片刻,斟酌著回應,“但若是織布的話,木棉肯定比小棉合適。產量大,絨毛長,織出來的布穿在身上也舒服。泉州那邊叫吉貝,產量頗大。近年來則以松江貨為優,已經超過了泉州貨,號稱衣被天下!”

他是一個經商的天才,說起棉花和棉布相關的事情來,簡直是如數家珍。朱重九也不打斷,非常耐心地聽他把所有信息都講述了個遍,才點點頭,笑著補充,“就是木棉,我想請沈家幫忙運一些到揚州來,如果有種子和幼苗的話,也麻煩沈家給我找一些。”

“大總管想開織布作坊?”不愧是沈富,立刻猜到的朱重九的真實意圖。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長身而起,大聲勸阻,“大總管慎重!那東西看似簡單,卻極其耗費人工,利潤又過於單薄。大總管花費時間和金錢在那上面,沈某看來,未免,未免得不償失!”

然而,很快,他又瞪圓了眼睛,急切地補充道,“我明白了。大總管深得水力驅物妙法。如果把松江的黃道婆紡車和踞織腰機都改用水力推動,只要棉花跟得上,一日夜織布百匹簡直輕而易舉!”

“沈兄大才,朱某想做的就是此事!”這回,終於輪到朱重九震驚了。站起身,佩服地沖著沈富拱手。“張明鑒那狗賊一把火將揚州燒成了白地,朱某想盡了一切辦法,也無法給六十多萬百姓都找到營生。而一旦能把水力紡紗和織布的機器弄出來,一下子安置幾萬人都不成問題!”

這也是他從朱大鵬的記憶裏找到的靈感。另一個時空當中,某棉紡大國企改制,一次性就讓數萬職工全部下了崗。而在之前數十年內,正是這群龐大的紡織工人,憑著落後於整整兩個時代的機器和勤勞的雙手,為共和國賺回了數不清的外匯和海量的其他商品。

朱重九現在所面臨的情況正好與記憶中相反,他需要的不是將老百姓都趕上街頭,自謀生路。而是給治下幾十萬人找到活路,別起來造反。所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就成了最好的選擇。而這種長耗時,低強度的體力勞動,非但適合女工。那些體型相對孱弱,幹不了燒窯、鋪路、煮鹽和挖礦的豆芽菜類男人,也能勝任。並且有可能比女工幹得更為出色!(注2)

“大總管心懷仁厚,沈某佩服!”此刻的沈富,思維已經完全被水力紡織行業的前景所占據,說起話來霸氣十足,“王伯善在《農書》當中,曾經提到過一種大紡車。以水力驅動,可裝三十二個錠子,紡麻每日夜高達數百斤。比松江的黃道婆機還厲害一百倍。但沈某只見過其書,卻沒見過水力大紡車的實物。如果大總管能找工匠按圖索驥,打造出來十幾個放在江邊,呵呵,沈某以為,此後天下恐怕就再無松江布的立錐之地了!”

“水力大紡車?”聞聽此言,朱八十一又是一愣。他的確一直在構想,根據眼下的實際工業發展情況,領著麾下的工匠們開發出一種高效率水力紡車來,卻萬萬沒想到,早已有人走到了他的前頭。一次可以紡三十二個錠子的大紡車,那得先進到何等地步?要知道,最初的珍妮紡紗機,不過才八個錠子。而那已經是西方工業革命時期的產物,而王伯善的紡車,竟然比珍妮擠高明了數倍,領先了好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