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囚君(下)(第2/5頁)

太子折允武急召群臣商議大事,總議長歐陽適、相府諸宰與樞密院郭浩、馬擴先至,楊應麒因往西山大營巡視一時未回,折允武先以京畿安危問諸大臣,韓昉便彈劾楊應麒魯莽行事,認為既求與南宋修好便不當再起戰端,否則只會讓南北都陷入混亂。折允武目視歐陽適,歐陽適沉默,問楊樸,楊樸卻道這等具體的軍事問題當問樞密院,折允武便問郭浩、馬擴,郭浩道:“嶽飛來勢雖猛,但後繼之力必然不足。”

馬擴道:“外間雖盛傳嶽飛要切斷河北、山東,甚至要直接襲擊京師、塘沽,但實則虛之,他既傳出這等威脅,多半便無其事,只是要逼我們服軟而已。”

折允武問:“二位對此論有多大把握?”

郭浩道:“按常理推斷,應該如此。”

折允武皺眉不語,韓昉冷笑道:“常理!常理!若按常理,我軍便不該有襄、鄧之敗!”

正議論間,人報執政到了,折允武起立迎接,楊應麒入內敘禮,因問太子急召自己所為何事,折允武以嶽飛之威脅對,楊應麒笑道:“別說嶽飛兵臨大名府,他就是兵臨塘沽也不怕。”

折允武心中一奇,問道:“這是為何?”

楊應麒道:“趙構並不想取河北、山東,嶽飛就算有這個能耐,最後也終歸無用。”

韓昉道:“執政!你說這話可有多少把握?可莫只是大言炎炎!”

楊應麒斜了他一眼,淡淡道:“韓大人雖為副宰相,但不管兵部,這軍事上的事情,還是由樞密院來把握吧。”

韓昉大聲道:“韓昉管的雖不是兵部,但自侍郎以上,均有資格過問軍政大事!如今嶽飛近在千裏之內,而且從京師、塘沽到大名府乃是一馬平川,快馬疾行,旬日可至!其危如此,而執政卻還是不當一回事,未免令人憂心。”

楊應麒道:“危險不危險,韓大人說了不算,因為你不懂。”韓昉大窘,正要反駁,楊應麒已站起來道:“韓大人,我不和你作口舌之爭了。國家大事,有應該以眾議決定的時候,也有不應以眾議決定的時候。如今滿城一聞嶽飛之名便上下倉惶,如鼠群見貓,未戰而先萎靡匍匐。當此之時,正該由明智者獨斷!我定策之前曾遍詢智者,主意既定,就不會再因諸位的懷疑而中途改易!若諸位疑我,盡可先罷了我執政之位、樞密之職。若還信得過我,便請不要懷疑我的決定!”

折允武忙也站起來道:“七叔言重了!七叔既有把握,允武便不作無謂的擔心了。”對群臣道:“此事無須再議!”就要解散會議,楊應麒道:“且慢,我剛好還有一件事,就趁現在提出來大家議一議。”折允武問何事,楊應麒道:“七執政中尚有三位在外,我想也該陸續調他們進京了。”

折允武沉吟道:“三叔、五叔坐鎮一方,六叔更是身在前線,恐怕不好輕動。”

“不然。”楊應麒道:“東北漢化已深,安定已久,王政善撫諸夷,能結士心,有他在安東北路主政足以穩定一方,五哥大可回來。三哥巡視漠北為時已久,也可著他先移虎駕於漠南,等時機合適便可歸京。至於六哥那邊,陜西雖在前線,但與中原不同:西北大軍這次未曾損折,我軍在西北的軍事實力仍然大大強於宋軍,有劉锜、種去病任何一人在足以保西北無恙。如今西夏已經寧定,劉锜隨時可以南下。我的意思,是將渭南防務劃為東西兩部,自長安以東,由種彥崧兼領,自長安以西,由種去病兼領。再加上劉锜的呼應,則六哥縱然回來,西北也必能萬無一失!”

折允武問歐陽適,歐陽適沉吟半晌,問道:“他們三個回來,是帶兵,還是不帶兵?”

楊應麒道:“西北兵將,一個也不許動!三哥那邊,可調部分兵將以實漠南,具體調誰、調多少,樞密會詳加參詳。東北那邊,我想逐次調動遼南兵力駐守榆關。”

漢軍的東北軍系,主要由漢化已深的熟女真、渤海、契丹以及較早到達東北的漢族移民組成,風格彪悍略不及蕭字旗,但對紀律的遵守卻遠在蕭字旗之上,漢部還在遼南時候這支軍馬便常在第一個外圍線拱衛,大漢高層對這支軍事力量的可靠性倒也十分信任。

歐陽適問道:“你調動東北兵馬,可是為了防備……防備嶽飛?”

“也是,也不是。”楊應麒道:“如今京城的防務,西有石康,南有任得敬,調東北兵馬進駐榆關,其實也就是為了安穩一下京畿地區的民心,估計實際上用不著的。”當初京城的局面穩住以後,楊應麒便命石康進駐西山大營,命任得敬進駐易州、涿州之間,所以楊應麒才會說“西有石康、南有任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