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上)

韓昉政務嫻熟,王宣軍務通曉,軍政俱得其人,所以楊開遠到達時大同便已內外俱定。楊開遠一到,折彥沖立刻召開軍事會議,準備繼續西進。

楊開遠見席上少了兩個應在的人,一個是曲端,一個是盧彥倫。原來折彥沖進入漠北後,大軍的後勤主要由盧彥倫負責,這時盧彥倫被調了去負責蕭鐵奴一路的後勤,所以不在跟前,曲端卻是追趕宗翰未回。

按折彥沖的意思是留楊開遠主理雲中的清剿善後工作,他自己率領大軍支援蕭鐵奴,乘著大勝一舉平定西夏。

楊開遠道:“我軍雖然萬裏轉戰,但士氣正旺,還可以繼續打下去。如今陰山南北都為我所有,雲中一下,從塘沽到西夏邊境的道路便都在境內,可以說整個糧道也都打通了。只是從這裏到西夏,路途很不好走。而且道路初通,要長期供應大軍的話,我看二十萬人以下沒問題,若是二十萬人以上,恐怕就有些困難。眼下聚在雲中的大軍半步半騎,對後勤依賴較大。千裏轉運糧草,需要一點時間來準備。”

折彥沖道:“能否從陜西直接調糧?”他出漠北已久,漢地的情況不如身為樞密使的楊開遠熟悉。

楊開遠想了想道:“陜北地方上的存糧,不足以供應大軍。若是從長安出發,要經過陜北的高原才能到達蕭字旗現在的大本營。就道路來說,並不見得比從雲中運糧過去來得順利。再說陜北還有許多西夏的堡壘、兵馬,劉锜多半還沒肅清。”

楊開遠見折彥沖沉吟不語,又道:“老六的人馬本來就足以壓制西夏,再加上劉锜從南夾攻,破西夏大有希望。大哥,我看雲中的兵馬,不如就不用動了吧。只派曲端王宣繼續西進。這樣的話,劉锜的兵馬有長安一線的糧道供應,而北路大軍只要控制在二十萬以下,亦可保證錢糧無憂。”

折彥沖左掌摩了摩右拳,幾次想親征,終於還是忍了下來,點頭道:“好吧,我就在這裏等鐵奴和劉锜的好消息。”

正商議著,人報曲端將軍派使者來了,那使者滿臉灰土,見到折彥沖後不斷頓首請罪,折彥沖沉著臉喝道:“怎麽了?”

楊開遠也甚擔心,怕曲端一軍遭遇到什麽不測,幸好那使者只是道:“曲將軍追擊宗翰,本來一路都很順利。宗翰所部,一邊反擊一邊逃散,到得蒼頭河邊上時,我們本已追上宗翰的主力,曲將軍奮勇殺入敵軍中軍,眼見就要活捉宗翰,誰知道西北竄出一彪生力軍來,硬生生把宗翰給救了去。我軍數百裏追擊,追到蒼頭河一帶時只五千人,遠較宗翰所部為少,靠的是陛下天威方能以少勝多。但這部人馬一來,和宗翰裏應外合夾擊,我們便難以抵擋,曲將軍不得已只好暫退,以圖再戰。此戰我軍損失不大,只是折了威風,故而曲將軍特命末將前來請罪。”

楊開遠聽曲端並未大敗,稍為寬心,問那使者:“救了宗翰的是什麽部隊?是西夏的部隊麽?”

“不是,是金軍!”那使者道:“旗幟打的是耶律二字!”

楊開遠訝異道:“難道是耶律余睹?”

那使者道:“曲將軍也是如此猜測!”

楊開遠轉頭問折彥沖:“大哥,耶律余睹一部還在麽?我還以為他在北邊早被你擊潰了。”

折彥沖嘿了一聲,說道:“沒有,被他逃了,之後便不知所終。”

楊開遠見折彥沖這等神色,便料內中另有秘情,但這時他既這般說,楊開遠便閉口不問。

王宣請令道:“陛下,請讓我去支援曲端。”

折彥沖點了點頭道:“好,見到曲端讓他慢點追,不要著急。蒼頭河邊這一戰,我不怪他。”

王宣道:“我省得。”便領了軍馬,來會曲端。

這一次曲端本想成就大功,活捉宗翰,那可比一座雲中城更有價值,不想卻被憑空殺出的耶律余睹壞了大事。他恨恨不已,暫時後撤,收拾好兵馬後又再次追擊,一日一夜間直追到黃河邊上,卻見金軍早已渡河。眼看著押後的那面繡著“耶律”二字的大旗,曲端也唯有望之興嘆。不久王宣追到,傳了折彥沖的命令和諭旨,曲端聽說折彥沖沒有怪罪,這才稍為放心。但他對耶律余睹的來路去向都頗為懷疑,問王宣道:“王將軍,這次你從西北來,想必會過這耶律余睹了,為何輕易放過了他。”

王宣道:“他沒遇見我,他遇見的是陛下本部。”

曲端一聽,驚疑更甚:“他遇見了陛下本部?那……那理應更難脫身才對。”

王宣道:“這裏頭的曲折,陛下也還沒有和我說。貌似耶律余睹是企圖夜襲陛下的大營,卻被陛下識破,雙方各有損傷,之後耶律余睹便不見了。曲將軍,關於此事,我看陛下不久就會發來公文密令,你我不必妄加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