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上)

楊應麒帶了劉豫出來,到了外邊,又和他議論這小延福園尚未完工的花石草木,讓他提供一點意見。嚇得劉豫道:“道君聖人手筆,劉豫哪敢妄議。”

楊應麒一笑,繼續跟他談這花石的妙處,劉豫唯唯諾諾,心不在焉,到後來終於忍不住了,眼見四下無人,鼓起勇氣打斷了楊應麒,問道:“丞相,恕劉豫唐突,不過,丞相真要擁二聖去山東麽?這……這似乎不太妥當。”

楊應麒反問:“有什麽不妥?”

劉豫道:“道君聖人年歲不輕了,千裏跋涉,萬一有個好歹,這可如何是好!”

楊應麒道:“可塘沽這邊畢竟太北,天氣不如山東暖和。嶽父在汴梁住慣了,眼下汴梁在宗弼手裏,倒是山東,天氣水土,或者和汴梁近些。”

劉豫道:“河北山東,天氣水土也差不了多少。別的地方不說,就是這小汴梁,比之當年的大相國寺也差不遠了。”

楊應麒道:“小汴梁確實有些人氣,但小延福園卻嫌太簡陋了。”

劉豫忙道:“小延福園格局雖非極大,但有道君聖人親自指點興建,將來建成之日,必是人間一勝景!”

楊應麒深深嘆了一口氣說:“將來若有建成之日,那自然好說,可我怕建成無日。”

劉豫忙問為什麽這樣說。楊應麒道:“錢啊,沒錢!這小延福園本是我大哥臨走前預留下一筆錢興建的,但雲中、河南的戰事一起,不得已,我只好偷偷將錢挪了去先填西北戰爭的窟窿。不過這事我可不敢讓嶽父知道,如今小延福園得以繼續興建,還是我和橘兒把歷年的家底都當買了,又東挪西借弄到的錢,但工程斷斷續續,不知能撐到幾時。”

劉豫看了他一眼,對他說沒錢打死也不信,卻沒敢揭破,只是道:“這小延福園乃是供二聖安養之所,我主為二聖子弟,自當承擔此園費用。”

楊應麒大喜道:“真的麽?若有九舅承擔一些,那我可就能松一口氣了。”

劉豫便問還缺多少,楊應麒報了一個數,嚇得劉豫道:“要這麽多?”

“不多,不多。”楊應麒道:“這園子是嶽父大人安養晚年之所,用料不敢馬虎,選的都是最上乘的花石,有些甚至是從南洋、西域萬裏迢迢運來,費用著實不小。嗯,若是只將這小延福園作為嶽父暫住之地,那倒也可以馬虎些。反正住個一年半載的,再搬到山東去,也是可以的。若九舅肯接他老人家到江南去,那更是一家團聚的好事。”

劉豫一聽他這樣說,忙道:“丞相說的是,二聖安養晚年的所在,確實馬虎不得。”

楊應麒道:“這建園之費,我也不要九舅都頂了,他只要頂個一半就好,其它的我自己想辦法。”又道:“對了,劉大人,最近九舅在邊境上接連調兵,不知到底為的是什麽?”

“這個……”劉豫道:“為的是怕金寇兇狠,犯了漢疆,特此派兵援鄰,只要丞相點一點頭,我大宋的大軍馬上便能進入山東,幫漢家夾擊宗弼,進入關中,抵禦夏人。”

楊應麒微笑道:“那可多謝了。不過我大漢兵將,頗有富余。倒是聽說升龍(河內)那邊最近又不老實,不知大宋水軍是否充足,我正想派水師入嶺南福建,幫九舅捍衛西南呢。又聽說洞庭、太湖、鄱陽都有水賊盤踞,我們大漢的水師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我做個主張,請四哥南下幫九舅剿了吧。反正大家是親戚,也不用客氣。”

劉豫忙道:“我朝西南邊疆,兵將亦頗有富余。長江諸湖更不曾鬧什麽水賊,怕是誤傳,誤傳。不過丞相美意,我們心領了。”

楊應麒哈哈一笑說:“那麽說來,倒是我過分熱心了。”攜了他手,又去遊小汴梁,似乎半點部將金軍入寇、西夏犯邊之事放在心上。遊了半日,又嘆道:“我本南人,但多年未回江南,都不知道故鄉景物有何變化了。”

劉豫也聽說楊應麒是江南人,接口道:“待北邊戰事略定,丞相也可如劉豫般出使大宋,那時便可借機一遊故地了。”

楊應麒哈哈一笑道:“出使大宋?那也不算衣錦還鄉。”

劉豫臉色微變,問道:“丞相想如何衣錦還鄉?”

楊應麒道:“如今我大漢朝廷中南人甚多,建康朝廷上北人也不少。南人思鄉,北人便不思鄉麽?所以我最近是在想,什麽時候漢宋大臣能自由來往,那才是美事呢。”

劉豫猜不透他的意思,只是道:“如今畢竟國界分明,此事不易。”

“不然。”楊應麒道:“若兩國能達成通臣之制,便不難。”

劉豫便問何謂“通臣”?楊應麒道:“使大漢之人能到南朝為官,江南士子能到大漢為宦,那便是通臣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