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下)

這次漢廷重構中央、地方,上層官員與將領流動甚大,虞琪由河東移鎮陜西,鄧肅升領河東,李彥仙升調秦鳳,這是地方上的變動。文武全才的郭浩帶領一班陜西文武進入中央軍事系統,這是西系對中央的輸血。

在這次大調動中進入燕京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折允武。於阿骨打即皇帝位那年出生的折允武,如今已經虛歲十八了。和他父輩幾個叔叔相比,折允武這一代實在顯得非常晚熟,當年楊開遠在死谷與折彥沖相遇,也差不多是這個年齡,蕭鐵奴謀算折彥沖時,年紀比折允武還要小一點。但在折彥沖的記憶裏,當時的蕭鐵奴已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對手,他完全沒考慮到對方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可是再看看他的大兒子,折彥沖忍不住感到一陣失望。

“如果把他拋到死谷裏去,如果把他拋到沙漠裏去,拋到狼群裏去……”想到這裏折彥沖搖了搖頭,他覺得折允武若是到了那個環境多半只有死路一條。

“讓他下軍隊去訓練吧。”折彥沖說。他已從一些多口的人那裏知道了蕭鐵奴是如何對待蕭駿的,覺得老六的做法很有道理,所以便決定將折允武調到最基層的軍隊去,希望他能學到一點東西。

折允武一開始聽了父親的話,實在有些擔心,蕭駿的處境他也聽說過一些,臥馬棚,吃粗糧——這哪裏是他這樣一個貴族子弟想像過的?不過他下去以後才知道事情沒那麽嚴重,對他來說甚至是一件很慶幸的事情。

要知道,燕京這個大軍營畢竟不是蕭字旗,折允武也不是蕭駿。折允武頂頭的郎將是從陜西新調入中央的將領任得敬,折彥沖對這個年輕的郎將頗為器重,又想他是新來的人,和中央關系不深,便將兒子扔到他旗下去歷練。誰知道任得敬外貌忠厚,內裏精明,只兩個轉折便從盧彥倫處知道了折允武的身份,這一下可把他嚇著了,他思前想後,決定不動聲色,暗中照料。雖然在出操作息的紀律上他不敢放水,但折允武來了以後,全軍吃的、穿的、用的,卻都是嚴格按照漢軍最足量的標準來提供,他看得死緊,不許出現半分的克扣。

此外,任得敬又在折允武入營之前,悄悄更調了太子爺所在十人隊的成員。

任得敬一開始倒也是出於好心,他是怕有人要謀害太子,所以挑選的都是身家清白、略略識字的將士,但偏偏有兩個消息靈通的厲害人物,聽到消息後趕緊把自己的子弟送了過來。

第一個是盧彥倫,任得敬在這件事情上欠了他人情,第二個是劉萼,他是和西系大將曲端關系甚深的重臣,任得敬入京途中曾得他招呼,入京後又蒙他多方幫忙安頓落腳,也是有交往的,所以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都默許了。他讓盧彥倫的兒子盧璣做正隊長,讓劉萼的兒子劉仲詢做副隊長,有了這兩高幹子弟在,折允武所在這個十人隊就變了顏色。

折彥沖高居九天之上,哪裏能審查到這些細處?而由於這些事情都是在折允武入營之前就已經變易妥當,所以這個少年也毫無察覺,只是覺得進入軍營後事事順心,同袍們都十分照顧自己而已。

尤其是兩個正副隊長,更是軍隊裏難得一見的人物。盧彥倫和劉萼都是北國士人,他們的兒子既得北國水土之養育,身材高大英偉,又有家學傳授,言語典雅不俗,和別的軍人大不相同。兩人雖然都瞞了自己的家世背景,但學問修養卻瞞不住。折允武從小得名師教養,學識自然也不差,一兩句話之間,便覺得九個同袍裏以這兩個人最為相投。三人因此整日廝混一處,折允武性情漫浪,最喜新奇玩意兒。軍中雖然紀律森嚴,但盧璣神通廣大,往往總能弄到一些新鮮事物來滿足折允武的胃口,久而久之,折允武便喜歡上了這裏,覺得自己又舒適,又自由,當初的顧慮全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原來軍中也不難受嘛。”雖然要按時作息,按律出操,但折允武底子本來就好,這個對他也不是什麽難受的事情。而尤其讓他滿意的是,這裏不像家裏那樣,幹什麽都有十幾個人盯著。“早知道這樣,我就該早點來!”

折允武這次“下放”是一次秘密的事情,雖然盧彥倫等少數幾個高層知道,折允武頂頭的郎將任得敬知道,但郎將以下的都尉、校尉就都不知。折允武所在的十人小隊裏,沒有特殊背景的另外幾個士卒雖然不知道,但也被盧璣、劉仲詢鎮住,凡事都跟著盧、劉二人轉,只剩下最後一個鄉下出身叫張端的,對折允武的事情毫無頭緒,又不肯湊盧劉等人的趣,盧劉等人嫌他礙事,都有心弄走他,只是一時沒個由頭。

這日六月正中,天氣炎熱,折允武所在的隊伍外出作實戰訓練回來,盧璣讓人堵住帳門,對張端道:“我們要說話,你出去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