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兄弟父子難言(上)

折彥沖道:“我的意思,也是先北後南,只是擔心入漠北的力量少了,平不得那片地方,入漠北的力量多了,南方又出岔子。”

楊應麒道:“漠北之事,我不如大哥、六哥清楚,不過漢地之事卻有把握。大哥,若要平定漠北,十五到二十萬之大軍,三十到五十萬之民夫,東北全境之物力,足夠用麽?”

折彥沖驚道:“拿這許多力量去平漠北,漢地這邊恐難周全!”

楊應麒道:“不難,不難。漢地之事,有內治外防二務。外防之事,大者有四,南宋、西夏、宗翰,宗弼。西南吐蕃大理太遠,東邊高麗不值一提。制宗翰,宗弼,在於黃河魯西、太原燕京之兵力;牽南宋、西夏,則在宗翰、宗弼之威脅。我已知大哥的安排:劉锜防夏邊,曲端守太原,三哥鎮燕京,二哥寧黃河,趙立、種彥崧備南宋,各方雖然進取不足,防守卻可無恙。”

折彥沖道:“若我是宗翰、宗弼,斷不會坐以待斃。”

“那是自然。”楊應麒道:“但宗翰、宗弼若謀生存,並不是只有向我反攻一條路。他們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選擇的。”

折彥沖敲了敲地圖,說道:“你是說西夏和南宋麽?”

“不錯!”楊應麒道:“大哥反應得這麽快,想必也早有此心。宗翰、宗弼與我爭鬥,場場失利,所以金軍對我,還沒打就已生懼意。而對西夏、南宋則反之——宋人、夏人,在金兵手下屢落下風,尤其宗弼對趙構更是如虎狼視嬰兒!所以無論宗翰還是宗弼,都必然有漢軍難敵、夏宋易取之心理。此等心理又必會影響宗翰宗弼之決策。若是黃河、魯西,太原、燕京四處皆成鐵壁,且我漢軍久無進取之心,則宗翰、宗弼必生異志!此為築城觀隙、驅虎吞狼之策!若能使宗翰向西,宗弼向南,則不但我之邊防可以長保無憂,而且金軍可為我之前驅,作日後破夏吞宋之先鋒。”

折彥沖道:“我軍強,宋軍弱,宗弼南下尚是順理成章,但西夏那邊,恐怕也不易與。”

楊應麒道:“如今我大漢無論兵力財力都已是天下第一,我軍四面出擊,或許還不能保證四面皆全勝。但若一面出擊,三面防守,要保無虞並不困難。我也料宗翰一定會先向東、南以謀突破,但他要是連續幾次在燕京、太原都討不到便宜,或許就會另生他策。到時候我們再從內部燒他一把火,便不怕他不動心!”

折彥沖問:“若他四家聯手攻我,則當如何?”

楊應麒道:“他們沒這機會!要幹這事,終究得有個挑頭的人才行。乾順、趙構均無如此魄力,而宗翰、宗弼也不是他們能信任的人。夏人、宋廷之忌憚金人,未必在忌憚我大漢之下,他們積怨本深,又互不信任,所以縱使他們明知我們的威脅最大,但要聯手也是困難重重。再說他們四家分散東南、西北,要同時起兵無法進行順利的聯系以達成充分的溝通,要各自起兵又懼我軍威。我們手裏掌握的外交資源比他們好得太多了,而更重要的是:就算他們四家一齊起兵,我們也有可能抵擋得住!有此兵力作為底氣,便不必擔心我們會在外交縱橫中落了下風。”

最後,楊應麒道:“所以外務之要,只有八字:守之以雄兵,攻之以縱橫。”

折彥沖微笑道:“若論縱橫之術,卻是你的長處了。”

楊應麒忍不住笑了起來,卻還是道:“大哥太誇獎我了。這種事情,總得小心翼翼才行。不過外事要做好,卻得內事無憂,方才有保證。”

折彥沖道:“內事?”

“對。”楊應麒道:“內事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總歸只有四字而已。”

折彥沖問:“哪四字?”

“兄弟齊心!”楊應麒道:“只需我兄弟能夠齊心,則內治無憂。內治無憂,則外防何慮?”

折彥沖沉吟道:“你我素來一體,何必多言,鐵奴有我看著。廣弼、開遠這邊,我亦堅信。”

楊應麒道:“信則信矣,卻也得安排得當才好。從來不虞之事,常因其勢而動,不一定是有心之為。”

折彥沖點了點頭道:“不錯,卻不知你打算如何安排?”

楊應麒道:“如今正是亂世,亂世治國,軍事先慮。軍方一定,大局便穩。我希望大哥你調三哥入中樞執掌樞密,負責全國軍務之調任;二哥在南為邊疆之帥臣,專責黃河防務,守備宗弼。”

曹廣弼、楊開遠雖然齊名,但在許多人心中,曹二之才能實在楊三之上,尤其在攻守謀劃之全局觀念、進退決斷之心理素質上,折彥沖都認為曹廣弼勝過楊開遠。這時楊應麒如此提議貌似甚不合理,但折彥沖低頭沉思了許久,卻道:“若如此,倒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