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義軍西渡(上)

汴梁在病急亂投醫之時,曾下過一道未經深思熟慮的詔令給王師中,許他便宜行事,代樞密與漢部商議援軍將領事宜。由於當時情況混亂,出城的使者在半路為兵亂所阻,迂回繞道,直到一六七八年閏十一月底才到達登州。

王師中拿到詔令後請示楊應麒,楊應麒得到這個消息時,汴梁陷落的噩耗也跟著傳來了。

這時候虞琪雖然回去,但宋廷又陸續派了好些文武官吏前來,而胡寅也還沒有回去。這些滯留在津門的大宋臣子聽說汴梁陷落、宋帝投降無不放聲大哭。胡寅帶頭給楊應麒上書,請他念宋漢同文同種之誼出兵相救。

楊應麒接到奏表後便召集還留在津門的宋臣,未等胡寅等人開口便宣布漢部願意出兵。胡寅等大喜,楊應麒又道:“只是出兵的方式,仍需遵循之前的約定,漢部出兵不出將,也不打漢部旗號。將來成功驅逐胡虜以後,這支軍隊仍歸漢部,如何?”

自古借兵,最怕的就是前門拒狼後門引虎,又怕友軍來援之後不聽指揮,這時漢部肯將軍隊交由大宋將領指揮,胡寅等如何不喜,說道:“漢部盛情,七將軍美意,焉敢不從!”

楊應麒又道:“但這支軍隊雖由宋將統領,但旗號也不能完全歸入宋廷的軍事樞密,我直說吧,我是怕這支兵馬被你們一借不還!”

胡寅道:“我大宋乃信義之邦,不至如此。不過七將軍有此顧慮也是應該。卻不知七將軍打算如何處理?”

楊應麒道:“我的意思是:這支軍隊便以義軍之名出戰,各位以為如何?”

宋臣聽了都稱善,胡寅暗忖,也覺得應該沒有什麽不妥之處,便也附議。

楊應麒道:“但現在汴梁已經陷落,這軍隊開赴宋廷以後,補給該如何解決?又該聽誰的節制?卻是讓我不知所從了。”

胡寅道:“汴梁雖陷,尚有兵馬大元帥在。這支軍隊入境以後,自然要聽兵馬大元帥康王的節制。至於補給……料來康王所在的州縣必有屯糧。”

“那好。事情就這麽定吧。”楊應麒道:“漢部乃是小邦,兵馬不多,援宋兵馬,只能籌出三、五萬人,先期部隊一萬人已經畢集,就等出發了。其它人馬,以後會陸續開到。”

胡寅心中大喜,他素聞漢部兵馬精強,不下女真精兵,來津門後打聽北國情況,知道當初守遼口時漢部在城內的正規軍隊亦不過一二萬人,如今肯借出五萬大軍,那是大過所望了,因此連連稱謝。又問將領人選。

楊應麒道:“這將領的人選,你們大宋朝廷已許了王師中與我面議。現在還未完全議妥,但事態緊急,我們不能空等下去了。我打算讓王師中暫領這一支義軍的統帥,先由王師中大人推薦的劉锜將軍領先鋒兵馬萬人開赴中原與兵馬大元帥會師,後續部隊等康王布置妥當、誓師北進後便陸續進兵,各位以為如何?”

這時宋廷滯留在津門的使節團體裏面,也就劉锜最有領兵資格,所以此議一出,眾人都覺可行。

楊應麒道:“大軍集結,三日後便可出發。不過……”

胡寅等怕有變卦,趕緊問還有何事。

楊應麒道:“我們漢部給大宋出人出錢出力,大宋怎麽的也得給我們一些回報吧?”

胡寅等心頭一凜,都忖道:“果然來了!”漢部願意借兵背後肯定有條件,這事他們早想到了。胡寅道:“七將軍需要大宋為漢部做些什麽麽?胡寅等雖無權答應,但亦可代為傳達。”

楊應麒笑道:“這件事情不用請示,你們自己也答應得!再說如今汴梁已經陷落,你們向誰請示去?”接著便說出他的要求來:“這次我們漢部為了援助大宋,不知抽出了多少官員來應付這件事情,所以我們現在的官員有些不夠用了。因此我想向大宋借諸位一借,請你們幫我們漢部處理一些我們忙不過來的政務。”

胡寅等最怕的就是漢部要求割地,誰知道竟然是這樣一個要求,一時都感愕然。

楊應麒問:“怎麽?有難處麽?”

胡寅道:“不知七將軍要我們幹什麽?我們對漢部的政務並不熟悉,恐怕會壞了漢部的大事。”

楊應麒道:“我想辛苦一下諸位,深入到漢部各個地區巡查探訪。這事只要秉持公心便可。再說,只要地方走得多了,漢部的政務慢慢的就會熟悉起來的。”

胡寅和幾個同僚商議了一會,覺得這也是了解漢部的好機會,勝過枯守津門無所事事,便都答應了。

大宋使臣走了以後,陳正匯問楊應麒道:“我們漢部的人手缺麽?”

“不缺。”楊應麒笑道:“我只是要他們四處走走,不要悶在津門整天來找我們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