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老臣(上)(第2/2頁)

歐陽適微笑道:“有陳老在身邊,多多少少總會沾染一些儒風的。”

“呵呵,四將軍過獎了。不過這事還是容我再考慮考慮。”

歐陽適問道:“陳老還擔心什麽呢?擔心仕二姓之名麽?”

“仕二姓……仕二姓……唉!老朽在四明山中本來逍遙快活,不想在理俗務。得空出海,本只想一遊便返,誰知道來到後才知道天下事已非在大宋時所能想象,人老心不老,這條路竟是越走越遠……”

歐陽適道:“陳老的苦衷,歐陽適知道。”

“知道?嘿,四將軍,你若幾年前有這等涵養,正匯賢侄也許就不會輕易被七將軍吸引了。”

歐陽適臉色微微一沉,說道:“他的事情,不提也罷!”又道:“若不是他,我們何至於如此被動!”

“但四將軍把我推出來,也未必能在文官場上轉為主動啊。我已經老了,心力跟不上七將軍和正匯賢侄他們的。”

歐陽適道:“陳老過謙了。您畢竟在岱輿桃源學舍講過半年多的學,如今我們帶到塘沽來的主事官員,甚至陳正匯帶到津門去的主事官員,當年多在您面前行弟子禮。原籍兩浙的漢部士子,又有誰不知道陳老的令名?您不現身便罷,您若現身,什麽朱虛先生之流都得往後靠去!”

“嘿,四將軍過獎了,過獎了。也罷,既然出海,便已預備著沾染一身鹽了。不過有一事我還是要事先與四將軍言明。”

歐陽適大喜道:“陳老請說。”

“我本來不喜漢部,甚至頗為疑忌。來了兩年後由疑忌轉為歡喜,喜的是漢部氣象有吾儒先進之風。古語雲:失之中華,存之四夷——以今日之時勢論,則失中華者大宋也,存中華者漢部也。故我所以勸四將軍者,均是令四將軍與漢部、與華夏小大同利、私公兩便之策,非徒欲教四將軍與七將軍爭權。昨日我如此,今日我如此,明日我亦如此。我不出山時,與四將軍是合則來塘沽、岱輿,不合則歸江南、嶺外。若我出仕,則是仕於漢部,非仕於四將軍,此節不可不明。老朽言已至此,四將軍,你還堅持要老朽出仕麽?”

歐陽適沉吟半晌,終於道:“陳老既然能為華夏而仕我漢部,難道我歐陽適就不能為漢部而請陳老出山麽?”

歐陽適的這位謀主聞言哈哈大笑道:“不錯,不錯!四將軍,你就是得有這等器量與談吐,才能令儒者折服,才能與七將軍在中樞一較高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