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新城(下)

宣和六年的東北平原很平靜,但貌似無風無浪的水面下其實隱藏著大危機!

阿骨打的南巡,對遼南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南巡”前後的一個多月裏,津門的北部通路幾乎完全隔斷!直接的經濟損失就占了津門當年一半的稅收!雖然遼口城的重建讓整個東海的經濟都活躍了起來,但漢部的財政卻又再一次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一年的財政結算讓楊應麒很頭疼:一向寬裕的漢部竟然出現了虧空!幸好有歷年存下的積蓄在頂著,但看著點滴積累起來的國庫存資每天像黃河決口般傾瀉出去,楊應麒的心啊,就像被人捏起來鋸一般疼痛!而就在這個時候,蕭鐵奴還在叫囂著要擴軍!

“擴軍擴軍,擴個鳥軍!”

從某個角度來講,以民生為導向的社會結構,在戰爭面前是比較脆弱的。遼南還算不上是完全以商為本,農業人口依然是漢部人口的基石,所以它的抗打擊能力也還十分強勁,但畢竟沒有女真社會那樣適應戰爭!

如果真的把軍隊擴展到蕭鐵奴希望的那種水平,那對楊應麒這個守財奴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惡夢!蕭鐵奴的意思,是讓漢部全體勒緊褲袋,將生活維持在最低的水平線上,全力以赴把外敵平了再說!但楊應麒卻知道漢部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沒法走回頭路了。

“沒好處的戰爭,打來幹什麽!”楊應麒想。其實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楊應麒幹脆就不想擴張了。現在漢部的民眾其實都過得很不錯了,大家有飯吃有錢賺,為什麽還要打打殺殺呢?

可惜他這個想法在部內幾乎找不到知音人!現在不但蕭鐵奴整天想著“打打殺殺”,連那些商人也都很希望漢部的軍隊能帶著他們把商路擴張到任何他們還沒法進入的地方去!商人也就算了,甚至連管寧學舍也開始有儒生暗中做文章要來證明折彥沖應該積極進取的種種“合法性”了!

儒家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流派,原始儒家本是文武兼備、陰陽並蓄。當時局不利的時候,儒生們或許會被迫偏安於內聖,以學術上的傳承來保護這個民族不至於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中淪為夷狄。而一旦這個民族的發展呈現上升趨勢,儒生們的外王理念爆發出來也是極為可怕的思想力量。

而我們的楊小七,這時卻很不討人喜歡地扮演著一個拖後腿的角色。在漢部的總人口超過一百萬人以後,楊應麒就常常居於保守派的陣營!這時漢部的經濟、政治、社會結構已經建立起來,就算沒有楊應麒也會不可避免地走上擴張的道路,但由於剛剛興起,所以它在某方面強大的同時在另外一些方面也顯得十分脆弱,而楊應麒最怕的就是漢部因為行差踏錯而走入覆滅的歧途。在楊應麒看來,現在對漢部最怕的不是走得不夠快,而是因走得太快留下致命的隱患!

“現在部內要擴張的聲音,真是擋也擋不住啊!”楊應麒說。

“既然擋不住,又何必擋?”陳正匯正變得越來越積極:“拔苗助長固然不好,但壓住不讓它生長也不行啊!”

“我知道。”楊應麒說:“但問題是,我們沒法擴張啊!”

向北,是軍事力量勝過漢部的金國;向東,是已經臣服於金國的高麗;而向西南則是大宋!金國漢部暫時不想動,高麗出於戰略考慮暫時不能動,所以這些年來漢部擴張的方向一直是向南——沿著大海在南洋擴張!可是由於漢部的中樞設在津門,在眼前的技術條件下,漢部的直轄力在囊括麻逸之後便達到極限了!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海洋幅圖,除非漢部能得到福建和嶺南!否則眼前這種頭重腳輕的海島統治遲早要出現分裂的危機。

“七將軍!我們不能繼續呆在遼南了!”陳正匯說道:“這裏對漢部來說,已經太過狹隘了。”

“嗯,我知道。可是你希望怎麽樣呢?真的聽從吳乞買的意思作為他們女真人的前鋒麽?”

“那當然也不行!”陳正匯道:“現在還不到時候!而且我們進入中原也萬萬不能以這種形式進入!”

陳正匯在“想通了”以後,對趙宋政權拋棄得比楊應麒還徹底,但他也知道,中原的士子絕大部分都不可能有他這麽“高”的思想覺悟。當然,思想覺悟這個東西可以慢慢教育,但他更怕的是這場侵宋打仗打下來,得到中原的不是漢部而是尾隨漢部而來的女真!那樣漢部除了在外部白白得一個漢奸的惡名之外,只怕內部也要因此而分崩離析!

可是,宗望已經透露了消息,要漢部準備南下。他選擇在那種情況下透露的消息,絕不會是空穴來風!眼下金國的局勢還不穩,所以吳乞買還沒有明詔,可等會寧安定下來,吳乞買把宗望、宗翰兩派勢力統合起來後,那時折彥沖就難以抗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