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兄弟間(下)

鴿書走得比馬快,所以楊應麒知道阿骨打有意同時召他和折彥沖前往行在的時候,阿骨打的特派使者還在路上呢!

楊樸指著蕭鐵奴的書信道:“六將軍言:萬不可使大將軍與七將軍同時為質!此言甚中要害!如今我們再要發書請大將軍莫去應命只怕已來不及了,不得已,只能請七將軍‘賴’在津門不動身了。”

陳正匯搖頭道:“只怕不妥!誠如六將軍所言,國主召喚七將軍理由甚正,我們難以推脫。如果不得已一去一留,還不如由七將軍去。”

楊樸道:“我怕的是來不及!”

陳正匯道:“六將軍此書必有寄給大將軍一份。若大將軍得了書信,多半不會貿然前往燕京!不如這樣,我們趁著國主還沒來召見,先發制人,由七將軍主動前往南京請安述職。七將軍這一路卻先從中京道過,若大將軍還未赴行在,則找個借口請大將軍速回津門。若大將軍已經南下,則七將軍無論如何折返津門,我們另想辦法搪塞!”

楊樸與張浩均稱善,楊應麒便要即日起行,陳正匯道:“七將軍,看國主眼下的安排,只怕是有意動手了!若他決心已定,一計不成定然再有一計!最怕的是他撕破了臉皮大兵壓境!那時七將軍恐怕已身系女真帳內,沒法與我們商量。具體事宜我們三個自想辦法,但總的方略,還請示下。”

楊應麒沉吟道:“古往今來,若雙方準備都太過充分,這仗往往便打不起來。我們眼下硬碰硬恐怕還是打不贏完顏部的,所以最好莫要打仗,但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我們要讓國主覺得這仗一打起來便是兩敗俱傷,要讓他知道:若殺了大哥滅了漢部,其他諸部便會寒心,大金就會四分五裂,完顏部便會眾叛親離!”

楊樸問道:“讓大金四分五裂眾叛親離,這個只怕很難。”

陳正匯道:“不然,我們並非要真的讓大金在短期內四分五裂眾叛親離,而是要讓國主覺得會這樣!大將軍在大金威望素著,漢部對大金也是有功無過,若我們無故見殺,國主何以取信於各族,何以取信於天下?”

楊應麒點頭道:“不錯,所以我最怕的反而是部民眼見難敵便束手就擒,那時候國主便能找個由頭把我們幾個擱置起來,再派親完顏部的官員接手津門等地。等漢部的力量被分化瓦解之後再冊封我們幾個虛官高爵飬養起來——那時他既不失信,又能除掉心頭大患!所以應對外患最重要的地方,不在外而在內!只要部內能抱懷寧死不降的決心,這事多半便能善了——若到最後仍然不能善了,那我們寧可把遼南百裏沃土夷為平地,然後蕩舟入海,到海外去重新開辟一個新的國度去!”

陳、楊、張等三人聽得熱血沸騰,齊聲道:“正是!”

當下楊應麒到大將軍府來向完顏虎告辭,完顏虎見他神色大不尋常,問明原因,心中驚震,便勸楊應麒別去見阿骨打了:“叔叔的為人,平時寬厚待人,到關鍵時卻是虎豹之性!何況他現在病著,脾氣肯定更差!你這樣過去,不是羊入虎口麽?”

楊應麒笑道:“嫂嫂別這樣說!我這頭羊角太長肉太膻,可不好吃呢!只要嫂嫂坐鎮津門,漢部內部不亂,我便不會有事。”安慰了許久,又請她信任陳正匯、楊樸等人,必要時出面給他們撐腰,然後便蕩舟入海。

從津門到燕京,若走陸路,則需先北上前往遼口,然後向西取道遼西走廊直入析津府——若剔除張覺這個變數,這條路最近。否則的話,就得繞道中京大定府,然後在折而南下——這條路更遠了,但路上較為安全。當然,更快的是走海路!從津門揚帆前往塘沽,順風的話一天便到,再快馬加鞭轉往燕京,整個行程可以控制在五天之內。

可是楊應麒既不走最快的那條路,也不走最慢的那條路——因為他並不急著去見阿骨打,但他急著去見折彥沖!若要見折彥沖,最快的路徑是先上船,渡海前往曹廣弼眼前的駐地來州,然後由曹廣弼派兵護送北上經譚州、利州便可抵達中京。

津門與來州之間距離極近,只需渡過遼東灣便可。所以楊應麒連鴿書也不發了,直接坐船來見曹廣弼。曹廣弼見他忽然來到有些訝異,問明情況變色道:“國主終於要收拾我們了麽?”

楊應麒道:“眼下完顏部雖然仍在成長壯大,但我們漢部發展的速度卻比他們更快!若國主真有心解決我們,自然越快越好。”

曹廣弼道:“他若選擇現在動手,只怕遼南非打爛不可!”

楊應麒道:“遼南打爛,我們便到流求去!到時候一心一意幫助大宋抵抗胡人,便免去了許多立場上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