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下)

當初蕭幹驅逐民夫建造圍墻把塘沽圍住,為了防止漢部襲擾把圍墻築得遠遠的,所以在契丹圍墻和塘沽城墻之間確實有一大片的土地,這片土地上原來也有居民,但靠近契丹圍墻者都被喝令內遷,而靠近漢部城墻的居民則逃入塘沽避難謀生,久而久之,這片扇環型的土地便荒蕪了,成了一片無主之地。若是種彥崧能以兵力拓土,確實可以取得一片完全由他拿主意的地盤來。

打開了土地方面的思路後,林翎又獻上通財之計。

這半年來燕雲、兩河動亂頻起,由於塘沽可以躲避兵火的侵擾,兩河以及燕雲的許多富商大戶都紛紛入駐,看好漢部的人把這裏作為新的定居點,不太看好漢部的人也在這裏營建狡兔之窩。所以短短幾個月間,塘沽地價暴漲,但塘沽圍墻早已圈定,向外無法發展,商業區、居民區便轉而向內擴張,擠壓漢部專門辟出來收留逃難貧民的貧民區。結果貧民區被越擠越小,而因戰亂流入的貧民卻越來越多,對於這個問題塘沽的政務官員都大感頭痛,一些人甚至開始慫恿四將軍、七將軍將塘沽的城墻外移。但楊應麒考慮到好不容易才和遼人取得默契互不侵擾,為大局計也不宜讓漢部和北遼政權的直接沖突擴大,因此一直不肯答應。

這時林翎對種彥崧道:“貧民區地方狹窄,沒有空間給流民們營生。所以這幾個月來這些流民吃的都是漢部發的賑濟米,這對漢部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兩道圍墻之間的土地比墻內塘沽港城大出數倍,盡可種植營利。若能建成一些狹長的村莊,在裏面種糧可以養兵,刈草可以牧馬,種菜可以賣給塘沽市集,等人口繁密,必有商人往來,到時候平輸轉運、坐地收租,何愁無錢養軍?”

種彥崧道:“養軍最是費錢,這樣種糧種菜就能養活一支軍隊麽?再則,募人墾殖也要先投錢的,這筆錢卻從何而來?還有,我對貨殖之事不大懂,手底也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不知該怎麽去做。”

林翎見他問得出這三個問題,心中已在點頭,口中卻笑道:“種公子是將門出身,所以不知商賈之事。從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貨,有貨的地方就會有錢,錢一流動便能十倍百倍增殖。種將軍坐擁大片的空地,背靠著塘沽這樣一個富港,只要經營得當,還怕沒有來錢的門路?前期的投入,我自會幫公子想辦法籌集,大宋憂心國事的商人甚多,不愁找不到錢。至於人才,若種公子信任,林翎倒也能推薦一些可信賴的人到種公子手下行走。貨殖之事可深可淺:就深處來說那是學一輩子也學不完;就淺處來說,只要找到可靠的人付托其事,做到知人善用、賞罰分明便可成就功業。”

種彥崧聽得連連點頭,當下敞開心胸,不再拘束,但有不懂處便問。世家子弟,最怕的就是無知兼且自大,不懂偏要裝懂。這時種彥崧虛心請教,林翎見了反而歡喜,心道:“他總算沒看錯人。這個小將雖然少不經事,但能虛心學習,總有成才的一天。”

兩人從貨殖布局說到征榷利率,最後說到軍旅布防之事,林翎道:“這個我可就不懂了,得靠將軍另想辦法。”

種彥崧聽了這句話臉上一紅,心想要是什麽事情都由別人安排好,還要自己這個將領來幹什麽?

與林翎告辭回營後,便召集李成以及軍中頭領,說知要屯田放牧、立村自養等事。這些頭領大多出身民夫農氓,聽他這麽說倒也沒多大的反應——既不反對也不支持。原來他們畢竟是通過嚴格挑選、經過正規訓練的軍士,對種彥崧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小夥子並不敬畏,只是按照漢部的軍紀教育,因他是首領而服從命令而已。

種彥崧看在眼裏,心道:“大家互不認識,他們不服我倒也應該。可我怎麽才能讓他們心服?嗯,爺爺說過,領兵之要旨,在於上下同欲。只要我持之以恒,遲早能獲得他們的認同。”從此收斂心性,與軍士吃在一起,睡在一起,訓練輪戍也在一起。慢慢地他的體形越來越壯健,而兵將們雖不畏他,卻漸漸和他親近,願意與這樣一個上級同進退了。

種彥崧逐步掌握軍心的同時,林翎推薦的人才也一步步到位,為首的卻是林翎的弟弟林翼。林翼比種彥崧大一歲,這時已是二十有零的青年。他是商人家出身,自少年時代便跟楊應麒、曹廣弼、鄧肅等走南闖北,書卷學問沒進步多少,人卻歷練得精幹異常,對於以軍隊為靠山在邊境經營貨殖,安排起來頭頭是道,種彥崧和他接觸了幾回,深感信任,便把軍資方面的事情交給他全權處理。不久幾個豎起種字大旗的農莊、牧莊便出現在兩道圍墻之間。遼軍守將望見,一開始以為漢部有意外拓,大為緊張,派了使者前來交涉,希望漢部退回圍墻之內。漢部卻很不客氣地回復說這支人馬是大宋的邊軍,雖和漢部通商,但其軍務卻不受漢部節制,漢部無權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