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禪讓(第3/4頁)

而對他來說很容易就可以接受的這一點,對趙普、盧多遜、曹彬、潘美等眾多故宋老臣,乃至天下士子百姓們來說,卻是大為感激,使他迅速得到了民心的歸附和各地將領、官員們的擁戴,國家動蕩的局面迅速得到了穩定。

自古王朝更叠,莫不以五德輪回為據。楊浩當國,稱之為以水德代火德,故此冠冕龍袍,旄旌節旗皆尚黑色。水,北方,色尚黑,冬十月為歲首,此時恰是十月,楊浩誕於北方,再加上早些年民間傳言的印證,這些無形中恰恰與之相合的特征,不只是民間百姓對楊浩天命所歸深信不疑,就是許多士子文人,文武官僚,也相信這是天命。

文武百官皆著黑色官服袍帶朝賀,楊浩著天子冠帶,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登壇受禪,接詔、策,璽,公卿、列侯、諸將萬余人陪同,燎祭天地、五嶽、四瀆,議改正朔,大赦天下。

因為他是像柴榮繼承郭威的帝國一般,沿襲先朝國號,所以年號便也不急著定下來,不需要像趙光義一樣心虛,連兩個月都等不得,甫登大位便匆匆忙忙更換年號,他總要等到明年元月一日,方定為新帝元年。元佐只做了不久的皇帝,按規矩,他本該是等到明年元月一日,才可以建立自己的年號的,這時直接禪讓了皇位,史書上,他這位曇花一現的皇帝,便將是年號也不曾有過一個的了。

受禪儀式完畢,又舉行了燎成禮儀,燃柴火以祭山川,慶賀西夏王楊浩受禪為帝。楊浩下詔為亡父母加封帝後號,冊封羅氏冬兒為皇後,下詔立汴梁、洛陽、長安、金陵、興州為五都,已是暗藏了遷都的玄機。

隨後就是對百官的安撫和對遜位之帝的優待,冊封遜帝元佐為鎬王,行宋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京都有事於太廟,致胙;岐王仍是岐王,王號不改;又有兩宮太後,尊號、待遇皆從舊例,不做削減,趙宋宗室皆有封賞,原來因為年幼尚無封號的皇子皇女至少也封了個公侯之位。

隨即便是對百官的任命,各地方文武官吏、朝廷各文武官吏,悉從舊職,或有更易改制,也當徐徐而變。趙普、盧多遜入內閣,與種放、丁承宗並列內閣四大臣;趙普、盧多遜另加太傅銜,官至一品。曹彬、潘美及一眾隨同兵變的文武官吏,在恢復原有品級官職的同時,另作封賞,曹彬、潘美皆加太師銜。

這其中還有一個羅克敵,他在禁軍中掌握著極重要的一股力量,如果當初他沒有點頭答應參與兵變,很可能第一計劃不會順利完成,得被迫動武,一旦皇城染上血腥,楊浩踏著斑斑血跡登上皇位,這身後之名難免就要大有汙點,再如何修飾也是沒有用的,所以羅克敵也可算是功莫大蔫。

除了這份功勞,楊浩與他的交情更是深厚,對他本來也有大大的封賞,至少也要給他個節度使,另加太子少保銜,但是卻被他謝辭了。這不只是他自己的意思,更是他老爹羅公明的意思,羅公明在這樁兵變中起著重大作用,曹彬潘美打仗沒得說,可是這樣的事根本無法思慮周詳的,幕後一切本就是出自羅公明的手筆,也就是這老狐狸出馬,才有本事波瀾不驚地完成這樣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封賞名單上根本沒有他,除了少數知情人外,旁人全不知道他在其中起了什麽作用,就算是史書上也不會在這件大事上載以他的名字。

老狐狸懂得進退,現在他的侄女兒是正宮皇後,自己一家不但是皇親國戚,兒子和皇帝又有過命的交情,羅氏一門的富貴是穩穩當當的了,這時候只宜退上一步,決不能隨大溜兒再得封賞,盛極而衰,過猶不及,其中的火候,他做了一輩子官,拿捏的是很穩的。這一次若不是為了那一條筋的兒子,為了羅家滿門考慮,他也不會主動出手的,老頭子做了一輩子幕後,可不習慣站到台面上來。

大典的整套程序忙完,就算以楊浩的精力和體魄,也是累的頭暈眼花,回到皇儀殿中坐下,楊浩長長地籲了口氣,看看自己一身帝王冠帶,想起趙元佐那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禁喟然一嘆道:“堯舜禪讓,到底是個玩意兒,我現在算是真的領教了。”

“官家現在該自稱朕了,規矩就是規矩,任何人不得淩駕於規章法制之上,這可是官家告誡臣等的。”丁承宗紅光滿面,笑吟吟地推著輪車迎上來:“今時今日,臣等早就在想了,可是真到了這一天,卻還是恍然若夢,不敢置信,天機命運,真個難以揣測。官家,要不要馬上派人把皇後和皇子一大家子人都接過來?”

“不,不著急,當前第一件事,是北驅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