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轉機(第6/6頁)

好鋒利的劍,“唰”地一下,便斬斷了緊縛住闞縣令雙手的繩索,繩索一斷,闞三道手臂一松,他的身子僵了一下,半晌之後,才遲疑著挪動雙手,慢慢移動身前,顫巍巍擡起頭來,看看自己雙手,又仰起臉來愕然看向趙光義。

趙光義將劍擲還戴興,說道:“人,皆有畏死之心。但死,絕不是世間最可怕的事。你是一個讀書人,應當知道禮義廉恥、忠孝節義,既任一方牧守,就該把百姓都視做自己的子民,傾心愛護。闞三道,你眼見洪水滔天,以為堤壩已不可守,可危急關頭,還知道返回家去,接了自己的父母妻兒一同逃走,可見你雖然畏死,但是死在你心中的份量還是不及你父母妻兒來的重要,朕這一次並不處罰你,也不罷你的官,只希望你能以此事為教訓,把你對父母的孝、對妻兒的愛,施於朝廷和你治下的百姓。”

闞三道驚愕不已:“官家……”

趙光義道:“你,還是這浚縣縣令,如今堤壩雖然守住,卻只是應急建築,如何修繕堤壩,永保一方安寧,你還須恪盡職守,小心對待。”

死裏逃生的闞三道想不到皇帝竟會如此寬宏大量,他感激涕零,一頭仆倒在地,叩頭如搗蒜,號啕大哭道:“官家,微臣馬上舉家遷到堤上居住,不修好這河道堤壩,保一方百姓平安,臣永遠也不離這道堤壩,生,我要留地這堤壩上,死,也要埋骨在這堤壩上,做大宋的忠臣、做陛下的忠臣。”

“陛下以至尊之軀,為萬民護堤,是為大義。臣子之罪,慷慨釋之,是為大仁。古之賢王,三皇五帝,也不過如此了,我大宋何其幸也,何其幸也。”

盧多遜攤開雙手,振臂大呼,一聲萬眾響應,聲遏雲霄。

趙光義淡淡一笑,返身說道:“回城!”

慕容求醉緊緊跟在趙光義身邊,趙光義大步如飛,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他要做忠臣,朕怎麽能不成全他這個險些置朕於死地的大忠臣呢!”

慕容求醉心領神會,忙道:“臣明白,過上三五個月,臣……一定讓他死得風風光光,做一個受官家感召,幡然悔悟的忠臣表率。”

趙光義領著文武百官趕回汴梁城,這一遭回城可是熱鬧非凡,滿朝文武,但凡官位在四品以上的大員全被他拉上河堤同生共死去了,他們的家人個個提心吊膽,如今總算是回來了,所有官員家眷,連著闔城士紳名流,俱來西門外相迎,浩浩蕩蕩不下十萬之眾。

趙光義一到,歡呼聲、萬歲聲沖宵而起,又有許多人爭先恐後地撲上前去,在人群中尋找著自己的親人,一俟尋著,一家人就相擁在一起,喜極而泣。趙光義坐在步輦上,聽著那山呼的萬歲聲,頭一次體會到帝王除了無上的權利之外的無上榮光。

權力與榮耀已盡皆擁有,這樣的人生應該已經圓滿了吧?唔……,不不不,還差一些,還有西北,還有幽雲,還差一些開疆拓土的大功功業,待我盡收西北之地,奪回幽雲十六州之後,我就是千古一帝,功蓋漢唐,呵呵呵呵……

趙光義微笑著令人卷起簾籠,含笑向呐喊膜拜的士紳百姓們揮手致意,忽然,他的目光一閃,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張令人一見難忘的如花玉面,定睛一看,卻是一個比玉生香、比花解語的絕色美人兒,正拉著李煜的手,流盼低語……

趙光義的心頭頓時一熱:天下之主,是否也該有個天下無雙的美人兒陪在身邊呢?

“王繼恩!”

“臣在!”

王繼恩外放為河北道刺史、河北西道采訪使的詔命已經下了,所以他現在要稱臣,而不能再以奴婢自稱。旁的大臣都有親人迎接,那些大臣一到了城門邊上也都主動地向邊上走去,尋找著自己的家人,而王繼恩在京裏沒有家眷親人,所以雖著外臣服裝,卻仍按照老習慣,哈著腰,亦步亦趨地隨在趙光義的鑾駕旁,一副奴才相,待趙光義一喚,他便馬上搶前一步答應一聲,不過這聲“臣”倒是改得夠快。

“繼恩呐,朝官家眷們本月覲見皇後之期是哪一天呐?”

王繼恩核計了一下,答道:“回官家,應該是後天,官家怎麽……?”

“喔……”

鑾駕向前行去,那令人一見難忘的儷影已經看不見了,入目都是滿城士紳們的笑臉和揮舞如林的手臂,趙光義茫然若失地一笑,說道:“這一次,滿朝文武隨朕上堤抗洪,官員內眷們在城中擔驚受怕,也都吃盡了苦頭,這一次官宦內眷們覲見娘娘時,朕也去見見她們,嘉獎一番,以示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