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櫻桃落盡春歸去(第6/7頁)

當李煜下跪請罪的時候,趙光義滿面春風地跳下馬來,和顏悅色地扶起了他,待獻降禮畢,便解下自己外袍為李煜披上,好言安撫一番,隨即便邀請李煜一同返回他的營中帥帳。

自此,李煜就被軟禁於營中了,待李煜被帶出,趙光義笑臉一收,肅容說道:“今李煜已降,立即將李煜歸降的消息告知天下,唐國州府但有據城自守者限期納城投降,有抗命不從者,一旦城破,屠城!”

楊浩心中一凜,趙光義未下令對金陵屠城,尚且生靈屠炭,如今堂皇下令,那該是怎樣局面?楊浩身形剛剛一動,趙光義已沉聲道:“江南國主已降,仍據城不降者,俱乃唐國死忠之士,不予剿滅,死灰一旦復燃,不知又要掀起幾條戰亂,孤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此乃軍令,毋庸多言!”

楊浩一嘆,止住了腳步。

離開帥帳,曹彬看了楊浩一眼,說道:“楊大人對晉王所言,可是不以為然?”

楊浩搖搖頭:“如果江南一如蜀人,扯旗造反,再聚大軍,不知又要引起多少死傷離亂,晉王以殺止殺,楊浩明白千歲的苦心,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只是……城破之後還要予以屠城,未免殺戮過重。許多百姓只是不得已而困居城中,並無誓死效忠唐室之心,若是玉石俱焚,未免令人嗟嘆。”

曹彬道:“正是,曹某也有此慮,所以已令快馬傳報京城,乞陛下以安撫為主,少生殺孽,希望……聖旨早一天下來。”

他望著北方悵然一嘆,又道:“楊左使,咱們去見見李煜,曹彬有件事,還要拜托大人。”

楊浩不知曹彬所為何來,只得隨他同去,到了軟禁李煜的地方,李煜連忙出迎,見了二人拱揖不已,曹彬道:“陛下思念國主久矣,今國主竭誠來降,陛下必然大悅。明日晉王千歲就要安排國主赴汴梁去見陛下,國主現在可令家眷早做準備,收拾金銀細軟,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否則待財物被收繳之後登記造冊,可就再也拿不出來了。”

李煜哀嘆道:“罪臣恐陛下震怒,此去汴梁,性命都難周全,還帶財物有什麽用處?”

曹彬微笑道:“陛下仁慈,絕不會傷害國主。只是……,此去得授官職,俸祿有了定數,生活恐不及以前優渥。國主養尊處優久矣,未必受得了清寒之苦。如果國主有意,本將便派一支人馬,請楊大人照應,為你入宮搬運財物。”

李煜聞聽又驚又喜,連忙拜謝,隨即使貼身內侍隨同楊浩回城。

守宮門的兵將俱是曹彬部下,得了將令便放楊浩入宮,宮中群龍無首,正惶惶不可終日,一聽楊浩來了,小周後也顧不得禮儀,匆匆迎出來泣然道:“楊大人,我家國主如今怎樣了,可曾蒙罪?”

楊浩是見過她的,她卻不記得自己見過楊浩,當日的小周後如海棠春睡,嬌艷無儔,此刻心力交瘁,卻是花容慘淡。楊浩向她微微施禮,和顏悅色地道:“娘娘不必擔心,國主如今一切安好。明日就要護送國主和娘娘往汴梁去朝見陛下,楊某今日來,是得國主囑托,讓娘娘預做準備,揀易攜的金銀細軟、貴重之物,先行護送至營中,以免明日起行,倉促間不得準備。”

小周後聽主李煜沒事,方才有些安心,她謝過了楊浩,仔細想想,卻不知該帶些什麽,她自幼生長於大富之家,長大後又成為唐國皇後,琴棋書畫她精湛無比,於理財之道卻無所長,苦思半晌,便出去吩咐內侍都知,隨意撿拾了些財物,尤其是將李煜珍愛的“澄心堂紙”,“龍尾硯”,“李廷珪墨”等文房四寶,書籍畫冊等圖俱都小心裹好,一氣兒裝了七八十口大箱,千恩萬謝地交予楊浩。

楊浩瞧著這美人兒花容慘淡、六神無主的樣兒,心中著實不忍,再說他自己偷走了人家許多無價之寶,今日見了主人也有點心虛,所以也不久留,見她已收拾停當,便即告辭出來。

楊浩護送著那七八十口箱子出了金陵城門,再往前去有曹彬親兵押運已無大礙,這才離開,徑奔江南書院。

他的人還守在書院左右,楊浩進了江南書院,李聽風立即迎了上來。

楊浩問道:“事已辦妥了麽?”

李聽風拱手笑道:“幸不辱命!”

楊浩松了口氣,展顏笑道:“金銀珠玉,盡可毀而復得,唯獨這些典籍文章,乃我華夏歷數千年之精粹瑰寶,一旦有失,便再也不能復得了,李兄得以維護,就算千年下去,後世子孫也要感念兄台的無上功德。”

李聽風擺手笑道:“不敢當,不敢當,不過是出於楊兄所請,李某才勉力為之。呵呵,想不到楊兄真是愛書之人,冒大諱費盡心思,不圖珠玉美人,卻惦記著這些圖冊典章,實在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