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見紅(第5/6頁)

程德玄趕到現場,當著許多趕來聽審的羌漢各族百姓公審此案。花無月在他面前狡黠抵賴,只說那羌人少女困於生計,幹的是半掩門兒的勾當,當時是主動勾搭他上門苟合,不想羌人刁橫無恥,事罷卻阻住他去路,強索十倍錢財,兩下裏爭執不已,他要強行離開時,那少女老父便取出了刀子逞兇,是他自衛廝打之中,錯手殺了那老人。

花無月雖是潑皮無賴,家境尚好時也是讀過書的,把一個謊言編得天衣無縫,當地漢人本對羌人全無好感,他在供詞之間又有意無意地提起這些時日來橫山羌人對蘆嶺州百姓的迫害,激起大家的同仇敵愾之心,頓時許多人不分青紅皂白,便為他鼓噪起來。

花無月編得雖然圓滿,內中其實不無破綻,僅是那件殺人兇器,分明就不是羌人慣用的刀具,何況這些羌人百姓入谷前都經詳細檢查過,誰身上可能藏著刀子?若是細細推敲,以程德玄在開封府為吏數年的經驗,還能找出許多破綻。

但是程德玄匆匆審理一遍,便采信了花無月的供詞,指那羌人開私窯、不納稅,訛詐客人,糾由自取。而花無月是自衛殺人,本無過錯,但他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方才惹出事端來,便對他判了個十棍之刑,小施懲戒。

程德玄如此顛倒黑白,明顯是在袒護漢人的判決一宣布,大失所望的羌人們便騷動起來。他們本來就忐忑不安,不敢相信楊浩的保證,不敢相信漢人會善待他們,如今這個漢人大官兒這麽袒護一個行兇殺人、奸淫婦女的兇手,他們不敢想象自己的族人以後會受到什麽樣的待遇。

許多主動投靠蘆嶺州的其他部族羌人,和被招撫來的羌人也都趕來聽他問案,見他處斷不公,也都跟著鼓噪起來。不過這裏畢竟是漢人的地盤,外面就是漢人的大軍,他們是著實被打怕了,家人、族人都在這裏,他們沒有勇氣暴亂反抗,只能不停地申辯抗議。

林朋羽坐在一旁聽審,也被程德玄明顯的偏袒激怒了,這個老朽其實心眼很活泛,絕非一個拘泥不化的腐儒,當初楊浩決定以暴制暴時他也不甚贊同,主要原因卻是因為哪怕羌人再猖獗,楊浩這個官兒也能做得穩當,但是一旦用酷厲手段實施報復,百姓們是得以保全了,但是對楊浩的仕途反而不利。他本人是楊浩衙門裏的主簿,他的子侄也在楊浩手下做官,他們的前程可全系在楊浩身上,如何不為楊浩擔憂?

可現在不同,如今楊浩有功有過,有譽有誹,本來是功過參半的事兒。以暴制暴的手段那是不想用也已經用了,如今大戰已經結束,如果楊浩能同化這些羌人,保持蘆嶺州的穩定,那就是德義有聞,清慎明著,恪勤匪懈,治境有方,抵消他行兵用狠,血腥報復落下的不利影響同,將來的考評還是不錯的。

然而,程德玄處斷不公,萬一激得這些羌人橫下心來造反,不知又要死傷多少百姓,縱使軍隊將叛亂彈壓下去,也再休想和睦彼此的關系,這事一旦傳入朝廷,不正是佐證了楊浩以暴制暴乃是制造民族仇恨,是根本行不通的嗎?

所以林朋羽據理力爭,與程德玄當場爭執起來。程德玄掌管律法,除了本府主官,旁人可無權對他指手畫腳。尤其是他的判決一出,聽審的漢人中的確響起一陣歡呼贊美聲來,程德玄頓時激動起來:整天都拿熱臉蛋貼這些刁民的冷屁股,已經有多久沒有聽到他們的恭維贊美了?

程德玄得了百姓的歡呼,更加飄飄然起來,根本不在乎林朋羽的意見,二人正爭執不下的當口兒,就聽說楊浩回來了,於是便一起返回,想要聽他裁決。程德玄倒不怕來見楊浩,和楊浩相處這麽久,他也有點看清楊浩的為人了,縱然兩人之間有私怨,楊浩也不是那種因私廢公的人,何況從當日聽說羌人來襲時楊浩的激烈反應來看,他是極其看重這些擁戴他的漢人的,他對羌人那麽強勢、那麽仇視,豈會不同意自己的判決。如果他反對,不是把百姓都推到了自己一邊?

程德玄有恃無恐,林朋羽怒氣沖沖,兩個人冷著臉進了李家商號,李家商號的夥計一瞧知府大人剛進去,判官和主簿也來了,心中都納罕不已。當下一個小管事便點頭哈腰地迎上去道:“兩位大人,是要找我們員外,還是來尋知府大人呐?”

林朋羽吹胡子瞪眼地道:“府尊大人可在李員外處?”

那小管事陪笑道:“沒有,知府大人剛剛進院兒,去尋唐大姑娘了。”

程德玄和林朋羽來過李家商號,卻不認得唐焰焰住處,便冷哼一聲道:“我等有要事面稟府台,且引我們過去。”

“是是是,兩位大人這邊請。”那小管事引著兩人往唐焰焰的院落走,一邊走一邊搭訕道:“嘿嘿,我們這正說著呢,咱們知府大人那真是文武雙全,下馬能管民,上馬能治軍的奇才呀。剛剛的在谷外遇到二十多個羌人刺客,咱們知府大人飛身下馬,仗劍殺敵,真個是一身驍勇,令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