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平湖起波瀾(第5/6頁)

“如果……他竟看過我的身子……”

唐焰焰細白的牙齒輕輕一咬薄薄的紅唇,突然紅暈上臉,渾身燥熱:“這個冤家……他到底有沒有看過我?有沒有?”

……

令穩都敏和祥穩唐兩員契丹大將所部七千余名將士被大宋潘美的兵馬堵住了,身陷絕境,前景堪憂。

契丹各部分頭劫掠大宋邊鎮“打草谷”時,令穩都敏和祥穩唐所部最是兇悍,殺戮最重。因為他們白甘部首領耶律沙、耶律敵烈雙雙戰死在通天河畔,少族長耶律蛙哥和耶律德死也葬身通天河中,所以他們二人挾一腔仇恨,全都報復在了大宋百姓身上。

他們被指定的劫掠路線是西路,得手之後要從西路繞過子午谷前那片山脈回國,而契丹皇後蕭綽走的也是西路,這兩員大將同時還負有拱衛皇後的責任。他們在西路殺戮越重、吸引的宋朝兵馬越多,皇後那裏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輕。本來按照約定,一旦皇後到了安全區域,大將耶律休哥便放神鷹來傳達命令,令他們立即撤退。

可是殺紅了眼的令穩都敏和祥穩唐始終沒有等到耶律休哥的命令,卻等來了從天而降的潘美所部大軍,被潘美生生截斷了他們的退路,能容大隊兵馬通過的幾條道路都被潘美卡死,險要難行的小路亦被宋軍在險要處設兵堵截,他們已成了甕中之鱉。

令穩都敏和祥穩唐率兵沖擊了幾次,結果卻是損兵折將。後面是宋人難以攻克的堅城,前方是步步為營一步步縮小包圍圈的宋軍。如今是午夜,宋軍已停止了進攻。可是看現在的情形,他們已不知道明天的太陽升起來之後,還能不能再看著它落下去。

耶律休哥的神鷹為什麽始終不曾傳來消息,難道……難道皇後根本就是有意讓他們送命?困獸一般坐在篝火旁的令穩都敏和祥穩唐心中不約而同地浮起了這個疑問。

蕭思溫弑殺先帝,立耶律賢為帝,白甘部一直是站在反對一方的,為此還幾乎與蕭氏部落大打出手。直至宋軍潛入契丹,襲擊消滅了白甘部的幾個小部落,他們才同意放下紛爭一致對外,發兵維護北漢,驅逐宋人。難道……皇後娘娘這是在借刀殺人?

否則,耶律沙大人、耶律敵烈大人驍勇善戰,一向神勇,宋人怎能料敵機先,預布伏兵與通天河,一舉將部族的這兩位大人全部殺死?否則,為什麽自己這支部族最後的精兵遲遲等不來撤兵的命令,偏偏有宋人的大軍如從天降,快速出現在自己背後,截斷了所有退路?

猜忌一旦產生,就會像一顆種子,在人的心裏生根發芽,窮途本路的令穩都敏和祥穩唐把一切失敗的原因全都猜疑成了別人有意所為,反復思量之後,他們已徹底相信了自己的判斷,遙望北方,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勇士們!我們上當了,我們不是敗在宋人手裏,是我們自己人在背後捅了我們狠狠一刀哇!現在,我們殺回去!拋棄擄來的一切財物輕裝上陣,不惜一切犧牲,只要我白甘部的勇士能逃出一個,我們就沒有白死!不管誰逃出去了,要把我們的冤屈告訴我們的族人,告訴與我白甘部結盟友好的所有部族,向蕭氏討回公道!”

令穩都敏一手舉著火把,一手揮著拳頭,睜著一雙赤紅的眼睛向面前默默佇立的契丹武士們咆哮著,所有的白甘部武士人人一臉悲憤,被自己人出賣的悲情忽然使他們覺得自己是一個死也不倒威風的末路英雄,就像漢人史書中的那位楚霸王。

沒有人再去想他們一路燒殺搶掠是不是向宋境攻入太深、沒有人去想如果發現後路被宋軍截斷的時候他們如果及時拋棄所有財物,趁宋軍尚未合圍向外沖擊能否沖得出去。他們只知道,他們是被自己人出賣了,所以他們即使敗了也不失光榮,他們沒有丟白甘部戰士的臉。

白甘部的七千勇士舉著火把,嘶吼著、咆哮著,義無反顧地沖向嚴陣以待的宋軍大營,如同一群撲火的飛蛾……

……

得知神鷹失蹤,蕭後與耶律休哥大為憂慮,他們所慮者,正是令穩都敏與祥穩唐所疑者。蕭後擔心神鷹傳遞消息出了岔子,萬一令穩都敏和祥穩唐二人不知進退,冒死深入,到時一旦陷於中原,損兵折將的回來,必會加劇蕭氏與白甘部的矛盾。所以聽說耶律休哥豢養的那頭鷹遲遲沒有返回時,當即決定要耶律休哥率一隊精騎南下接應。

當然,蕭後盡管擔心白甘部這支精兵遭受重挫,卻也擔心耶律休哥所部受其牽連,失陷在中原,是以嚴令他南下在宋境邊界一帶接應,不管有無令穩都敏二人的確切消息,都不可深入。

這一夜,天色已晚實在行不得路了,耶律休哥才率隊停下來就地紮營休息。他停下來的地方正是昨日楊浩的隊伍行經的地方。有經驗的戰將野外紮營,都會選擇合適的地點,一要易守難攻不易被偷襲,二要適應節氣擋風防雨。所以只匆匆觀察一番,耶律休哥便選擇了與羅克敵所選地點相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