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男兒意氣(第6/7頁)

楊浩悲哀地看著他,沉重地搖了搖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你程大人一意孤行才造成的,你還來質問我?我知道如今才調頭南下轉而西行,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時機,我們這五萬人,很可能連一半都活不下來,可是……繼續東去,十死無生。調頭南下,九死一生。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帳外,不知何時,那些傷兵、都頭、虞侯、指揮們都悄悄圍攏過來,在欽差營帳外圍成一個龐大的黑壓壓的圈子,所有的人都不說話,只是屏息聽著帳中兩位欽差大人的激烈爭吵。

帳中,程德玄的臉龐漲紅起來,憤怒地道:“你左一個不能,右一個不知道,難道你要本官把這將士百姓都拿去孤注一擲嗎?南下、西向,你只曉得南下西向,你可知道我們現在離哪兒最近?向東、向東,再向東去二百裏,我們就安全了,這個時候調頭南下?愚蠢!愚不可及!楊浩,你不要以為本官不知道你在打什麽主意。你是程世雄的人,而程世雄是折氏門下,西北西南地廣人稀,平添五成人口,自是求之不得。你一味要引他們往西去,就是出自程世雄授意,是不是?你,根本就是折家的人!”

楊浩也惱了,臉紅脖子粗地吼道:“老子是誰的人並不重要,眼下最重要的是,這五萬老百姓是咱們軟硬兼施地從他們家門裏炕頭上一個個拖來的,咱們許諾的是給他們比在北漢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讓他們去白白送死!這三千五百個兵,既然吃兵糧拿兵餉,戰場喪命馬革裹屍也是理所當然,可是死也要死得值得,外面還有一千個兵,有禁軍、有邊軍,我楊浩不管他們是吃的是趙家的糧還是拿的折家的餉,我只知道,我們並肩作戰過,我們聯手殺敵過,我們是袍澤、我們是兄弟,有活路,就絕不能把兄弟往死路上領!”

帳外,哪怕是被斫斷了手腳、射穿了胸膛也不曾落淚的士兵,此刻卻有許多人悄悄擡起手來拭淚。

“混賬、大膽!”帳中程德玄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地喝道:“你不要妖言惑眾。我是欽差,我的意志,就是官家的意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違抗欽差之命就是違抗聖諭,就是大逆不道,就該禍滅九罪!就……”

楊浩勃然大怒,一時什麽顧忌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他西北投軍,本來為的是謀個官職,以償霸州恩怨,但是這麽多日子下來,眼看著將士們浴血奮戰,他的肩頭不知不覺間便多了一份責任,他不能對不起那麽多袍澤的犧牲,不能讓他們白白死去。

楊浩血氣上湧,豁出去了,他大吼道:“你少拿聖旨壓我,情形不妙時可擇第二路線向南轉西,過黃河遷往延安府,確保百姓安危為重,這是官家親口所言,我楊浩不會跟著你走那條不歸路!”

“本官是欽差正使,豈容得你說三道四?就算本官領著你下地獄,你也得毫不猶豫地跟我下!”

“我不下地獄,誰愛下誰下。”

“你放肆!”

“你放屁。”

“你好大膽!”

“嘿,讓你說著了,人死鳥朝天,不死又一年,怕你怎地。楊某舍了這一身剮,皇帝老子也敢拉下馬,還怕了你這鳥欽差?”

“你……”

“道不同不相為謀,從此你我分道揚鑣,各走各路!”楊浩說罷轉身出帳,氣得程德玄張口結舌。

待到了外面,楊浩才見月光下黑壓壓一片人群,都靜悄悄地圍在營帳周圍。楊浩站住,有些慚愧地看著他們,士卒、軍校、差使、指使、都頭、虞侯、指揮……,所有的戰士們,都在看著他,這些將士們不約而同地舉起雙手,向他重重地一抱拳。

楊浩怔了怔,他的眼睛濕潤了。他張了張嘴,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慢慢舉起雙手,左手立掌如月,右手握拳如日,拳掌相交,亦向眾兵將重重一抱拳。

右手日,左手月,男兒磊落,一腔熱血。

……

帳內,程德玄頹然坐倒,他不是不明白楊浩所擔心的情形,可是他只能抱著賭徒心理繼續硬著頭皮走下去。

此時同意楊浩的意見,率領這數萬百姓調頭南下,那意味著什麽?那就證明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全都是錯的,那麽當一切塵埃落定,論功行賞的時候,他寸功皆無,等來的卻將是監察禦使們雪片一般的彈劾奏章。

那時,他要為死去的兩千多名將士負責,他要為落入賊寇之手受盡蹂躪的四千多個百姓負責,他要為這一路上枉死的所有人負責,他……他負得起這麽重的責任嗎?

如果,在剩下的這兩百多裏路面上,在那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沒有契丹人的鐵騎出現,容他把這些百姓成功遷入宋境,那他這位欽差正使便是此番遷移北漢百姓的第一人,他將居功至偉,天大的前程唾手可得,甚至丹青史冊上都將留下他的名字。這……還不值得一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