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第3/3頁)

要寫出一個唐朝來,不是要寫初唐時期皇室一家親、君臣一家親,臣臣一家親,官民一家親,大臣不是忠的就是奸的,忠的光芒四射毫無瑕疵,奸的從頭壞到腳一無是處,那是官場的童話。

也不是你寫一堆標準的唐朝的建築,服飾或者在語言風格上如何的接近唐朝,而是寫出那種內在的精神風貌,唐朝人比較於其它朝代的人的不同,正是他們的精神風貌,這種風貌寫出來了,也就展現了他們。

另外就是淡化帝王將相的原因了。

我常常在想,歷史小說應該怎麽寫?難道僅僅只圍繞著一群帝王將相在那裏爭權奪利嗎?還是應該同時兼顧天下百姓狀況及民風、民情呢?

我們觀古今歷史,只見刀光劍影、鮮血漣漣,歷史被濃縮成了一部宮廷權術史,難道中華幾千年的歷史就只幹這個?

歷史不是帝王將相專有的舞台!

我總是不由自主把唐朝當成現在的美國——民族大熔爐,開放,但又不失自己的傳承,當然,不是這麽簡單,只是相近比喻。

穿過去改歷史的套路,已經被寫濫了,一開始是新奇,可是從原始社會一直到現在,幾乎沒有一個朝代沒被人改過了,再這麽寫下去,這條路只會越走越窄,我覺得該變一變了。

要有古味,要寫生活百態,寫個人故事。人的喜怒哀樂,人生歷程,感情愛情,這才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所以,要改,不要等讀者煩得逼著你去改。

我對寫人更感興趣,人的魅力在於感情。這是人類永恒不變的主題。

我不知道什麽時候起,言於情,敘於事,成了一個貶義詞,以致有些人滿臉的不屑:“言情?哈!”

嘴都撇到了嘴丫子上,而我們寫書的也心虛的深以為羞愧的把它拋開,生怕人家說咱言情。感情:親情、愛情、友情,仇恨、悲傷,不正是叫人引起共鳴的麽?

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想,我該走什麽樣的路

歷史風格,是必須要保留的。

歷史類作品,總該給大家帶來一點古色古香的味道,盡量不要太現代了,那才是它——這種文學形式所獨有的魅力。

要是在這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引起你對歷史的興趣,能夠引來一些歷史通書友增進我的知識,能給一些歷史不通的朋友普及一些知識,那更是善莫大焉。

當然,這知識不能用說教和介紹,要融入故事,不知不覺地展露給你。我現在有時用介紹的方式太正規,讓讀者一看就知道這是有出處的,固然叫讀者少了質疑,卻也少了故事性,這一點要改。

質疑由書友們在書評區去辯論解釋吧,忠心服務於故事,奉獻一個好看的故事,才是我的責任。

諸位好友,一路旅程,一年有余,也該上岸歇歇啦!

關關造新船去了,造船時間大概一個半月左右。

等新船航行的時候,歡迎您再登上我的船,繼續陪伴我遠航。

有那麽一天,我們回顧過去的時候,我們將記得,曾有一段美好的歲月,我擁有你,你擁有我!

再次,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