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蘇秦的嘴(第2/3頁)

夏潯微微一笑,說道:“就在這裏!敦煌就是沈陽衛、哈密就是開原城,這裏就是河西的‘遼東’!昆季將軍可能覺得,朝廷對河西不及對幽燕的重視。你看,幽燕之外,遼東之地,屯衛所官兵十五萬,設官立府,經略多年,已是堅不可摧,朝廷決不會放棄遼東,收攏官兵於山海關內的,為何對西域采取截然不同的措施呢?”

這一點正是在場官吏豪紳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本來的打算就是兩不得罪,大明來了他們迎大明,帖木兒來了迎帖木兒,本來嘛!強敵壓境時,你把關門一鎖,把我們丟在外面,憑什麽叫我們給你賣命?

夏潯道:“原因,很簡單,朝廷現在顧不上來啊!”

夏潯把手從兩個美人兒圓潤迷人的小腰上抽回來,屈指數著:“各位大人,現在朝廷正發兵征討韃靼呢,二十萬大軍出塞,人吃馬喂,多少錢糧?這是北邊,南邊呢,四十萬大軍入安南,興滅繼絕,為安南陳王討公道,只這兩處,就是六十萬大軍呐!

再說東面,我有一位知交好友,哦,說起來,他與諸位一樣,也是一位虔誠的回教信徒呢。他奉了我朝天子之命,率軍十萬、戰艦千艘,宣撫南洋諸國去了,你們算一看,這就是七十萬大軍呐。只能說,帖木兒挑了一個最好的時機,趁著我們四處用兵的機會,舉兵東來。”

“七十萬大軍……”

在場的頭領們聽著都有些眼暈,不過他們並未懷疑,一則夏潯略有誇張,誇張的不多,二來他們消息滯後,軍事行動的詳細情報他們是不可能知道的,他們去年才剛剛知道靖難期間,朝廷先發五十萬兵,又發六十萬兵剿燕王,兩相比照,並不覺得夏潯的話有什麽不實之處。

夏潯又道:“如今,朝廷在甘涼有精兵十五萬!”

這一句,他沒有絲毫誇張之處,因為這些西域將領不可能對近在咫尺的甘涼兵力也不了解,如果有所誇張反而要弄巧成拙了。

夏潯道:“在陜西、四川、河南,已經集結了大量人馬,即便不動用京營衛戍軍隊,朝廷也可以隨時向甘涼再投入三十到四十萬的軍隊!”

這個數字,登時聽得在場眾人心神大振,嗩南迫不及待地道:“國公,如此說來,要保證西域作戰,至少五十萬人馬是沒問題的,這……為何朝廷還要收攏官兵,屯兵於嘉峪關內呢?”

夏潯瞟了他一眼,眼神很靈活,將“你知不知兵?”五個字詮釋得非常清楚明白,弄得嗩南老臉一紅,很是心虛地縮了縮脖子,但他還是不明白,既然朝廷可以抽調出這麽多兵馬,至少一倍於帖木兒的軍隊,為何不予他迎頭痛擊。

夏潯看得嗩南很慚愧了,這才解釋道:“因為,北邊、南邊都在用兵,盡可能的在中原保留一些機動部隊,一旦南北戰場出了什麽問題,隨時可以才抽調軍隊出征嘛,未慮勝,先慮敗,如今三面作戰,豈能不留余力?如果這般冒失地作戰,一旦有所失利,豈非滿盤皆輸?”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

夏潯嚴肅地道:“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短處。中原軍隊,多出身農耕,不可能像塞北、西域的百姓,自幼精於騎射,因此,他們必須經過嚴酷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士兵。我們要訓練一個傑出的騎兵,要耗費大量的資財,而草原沙漠中的人,自幼為了生活,放馬牧羊的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這個訓練。

可是中原人,亦有自己的長處,他們善於制造各種精良的兵械,單獨拿出來與塞北西域的人去大漠草原上較量騎射雖略顯遜色,卻勝在可以適應多種環境下的作戰,山地、叢林、河網、平原、守城……他們都能勝任,那麽我們為什麽不去揚長避短呢?非要用自己的短處去應戰敵人的長處才叫英雄?依我看呐,那叫愚蠢!”

“同時,中原軍隊步騎混編,機動力較差,更依賴於糧草輜重的供給,數十萬大軍一動,需要大量的糧草補給,一旦糧草不濟,就要出大問題,而西域千裏不見人煙,遠遠比不得中原十裏一城隨時補給的環境,把數十萬大軍放到曠渺無人的地帶,豈非自曝其短麽?”

夏潯道:“你們看,河西通道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北介於祁連山和阿爾金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之間,東西長而南北窄,南北兩面山嶺綿亙,山嶺夾峙之間,最寬處不過兩百余裏,窄處僅幾百步,古人謂河西之地‘一線之路,孤懸兩千裏’,這不是極好的痛擊來犯之敵的好地方麽?

帖木兒遠來,雖驅百萬牛羊,也難以長久供給,只要把他們阻在關隘之下,耗盡他們的糧草,待其兵疲將憊之際,再發兵掩殺,豈不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