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下不為例(第2/2頁)

“那麽……你怎麽知道,我留有後手的?”

紀綱苦起臉來,抱怨道:“國公,您也太小瞧紀綱了吧?跟了您這麽久,紀綱再蠢,也該學到點本事吧?從您入獄前後種種,再加上……呵呵,卑職還特意注意了一下您家裏的情況,國公莫怪,紀綱可沒有窺人隱私的習慣,只是注意一些蛛絲馬跡罷了,由此如果還不能有所判斷,那真是有負國公的栽培了。”

他又反問道:“那麽,國公又是幾時發現,紀綱並非那一路人呢?”

夏潯微微一笑,說道:“不是太久,也在入獄前後,呵呵,內中緣由,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紀綱見他不說,卻也不再追問,只是肅然道:“那麽,國公對紀綱所說的話,可有決斷了麽?”

夏潯微微擡起眼睛,直視著他,輕輕問道:“如果……我還是不肯呢?”

紀綱嚴肅地道:“紀綱接到的命令是,如果國公不肯投靠,仍舊全力幫國公解困,至於有沒有其它的打算,紀綱確實不知。不過,在紀綱想來,哪怕不是為了國公,他也有理由這麽做。”

這倒是公允之論,夏潯不禁點了點頭。

紀綱便望著夏潯,殷切地道:“那麽,國公可以給卑職一個明確的答復了麽?”

夏潯道:“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錢,大智者借人,你看我像不像個蠢人呢?”

紀綱哈哈大笑,棄子而起,向夏潯長長一揖。

這時,一個獄卒匆匆推門進來,急道:“大人,南鎮劉大人,執意要進詔獄,小人阻擋不住……”

紀綱一怔,說道:“玉玨,他不是去南郊匠作營了麽,已經回京了?”

說未說完,那獄卒已被人一把推開,劉玉玨急匆匆闖了進來,說道:“紀兄,輔國公他怎麽樣……”

一語未了,瞧見夏潯端然而坐,劉玉玨頓時如釋重負:“國公無恙,我就放心了!”

※※※

帝後苑的戲台上,正常演著一出戲。

朱棣是個戲迷,尤其喜歡神神怪怪的劇目。今天的這出戲演的雖然不是神怪,卻也很有意思,這出戲叫《陳州糶米》,是一出元朝時候的雜劇。講的是大宋年間,陳州大旱三年,顆粒不收,人民饑至相食。朝廷派劉得中,楊金吾前去救災。他們不僅私自擡高米價,大秤收銀、小鬥售米,大肆搜刮百姓。而且還用敕賜紫金錘打死同他們辨理的農民張古。張子小古上告到開封府。包拯微服暗訪,查明事實真相,為受害者雪冤的故事。

那時戲曲舞台上的包公還不像後代已經被定了形,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一張黑臉,額頭一抹月牙兒,三歲小孩都認得出來。那時戲台上的包公還是一個普通的白面書生,性格上也不是那種火燒眉毛也沉穩如山的人,戲中的他非常幽默風趣。

包拯去陳州,沒擺欽差大臣的架勢,而是微服私訪,甚至幹著為妓女王粉蓮籠驢、扶上攙下的差事,一點點掌握了兩位奉旨賑災的官員反而趁著災禍變本加厲欺榨百姓的證據。故事輕松搞笑,雖然不是朱棣最喜歡的曲目,卻也看得津津有味。

徐娘娘坐在他旁邊,趁著中間稍停的間歇,對朱棣道:“皇上,這奉旨賑災的人本來拯救百姓於危難,結果適得其反,百姓受了天災,還要再受他們盤剝,皇上高高在上,耳目不靈,官員們又是官官相護,難免就受了蒙蔽,幸虧這包拯微服而去,若他大擺儀仗,恐怕就看不到真相了。”

朱棣點頭道:“是啊,如今這證據他是拿到了,可他手中雖有禦賜的尚方寶劍,那貪官手裏也有禦賜的紫金錘呢,恐怕這包拯斬不得劉楊二人,一旦回了京,以這兩家勢力維護,恐怕就殺不了他們了。咱們好好看看下一出,瞧這包拯用什麽妙計才能先斬後奏,除此奸佞。”

徐娘娘又好氣又好笑,說道:“皇上,官官相護自古使然,有些冤屈,不是親眼所見,實難發現,您不覺著,有時候,您也該走出去,親眼看看出了甚麽事情,而不是只聽大臣們的一面之言麽?”

“嗯?”朱棣警覺起來,扭頭看向徐娘娘,目光只一閃,便明白過來:“皇後,你是在為楊旭求情麽?”

徐娘娘乖巧地道:“有罪亦或無罪,都是國法上的事,最終還得皇上您說了算,妾哪敢多言。妾可不敢說楊旭有罪或是無罪,又或者央求皇上判他有罪或是無罪,只是……妾身覺得,楊旭既說其中自有苦衷,唯可對陛下一人說明,陛下就抽個空兒聽聽,又不礙什麽事的。天兒又潮又冷,皇上若是不想出宮,喚他來問上兩句不就成了?若他無言以對,只是挾私恩求皇上枉國法,皇上再治他的罪,不也心安理得麽?”

朱棣沉默半晌,瞪了她一眼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